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过历史散发的芬芳,对我们仍有深远的价值。微微春风拂来墨香袭人,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书法的魅力便是潇洒一挥江山尽在此。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围绕“墨香沁韶华,国韵润红心”主题开展的系列书法文化活动,打造出独具重邮特色的书法文化传承之路。
书法文化“进课堂”,品牌教学树情怀书法文化“进课堂”,让爱国情怀成为课堂讲授的灵魂。我校将全校党课、团课、党支部“三会一课”、社团授课与书法文化相结合,注重运用书法文化旗帜鲜明地弘扬爱国情怀;我校定期开展书法文化类人文讲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通过文字之美提高重邮学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
我校注重将书法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书法史趣说”“文字的演变”“中国书法艺术赏析”等系列品牌讲座课程。每学年都开展的相应讲座不仅使书法活动趋于规范化,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品牌教学模式,这为培养学生坚持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家学者的讲座中,重邮学子感悟文字之美,不断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书法文化“入活动”,兰亭书社放异彩书法文化“入活动”,让奋斗精神成为自觉修为的基石。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书法赛事及相关活动,以赛促学;将书法融入社团活动,引导重邮学子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将书法融入同学们日常学习活动,为传承优秀文化提供制度支持;将书法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为构建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添砖加瓦;将书法融入学生公寓管理活动,浓郁的墨香氛围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将书法融入国际留学生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中,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彰显书法文化的魅力,加强了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
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于1985年设立学生书法社团———兰亭书社。兰亭书社在我校书法活动中大放异彩。社训“写好中国字,说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潜移默化引导学子如何做人;每周日下午两个小时的书法授课更是兰亭书社别样的风景,老师进行书法授课,授课后社员现场练习,老师进行现场指导,书法文化在纸墨间、师生间浸润入心。书社秉承“以字会友、以文交友”的发展理念,不定期其他高校书法社团进行交流观摩,与重庆市南岸区书法家协会交流,每年邀请区书协老师来我校进行书法指导。近年来,有21名书社成员在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中获奖,7名在第二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中获奖,4名在重庆市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书法类别中获奖……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兰亭书社成员对书法文化的初心体现。
书法文化“通网络”,民俗传统展新颜书法文化“通网络”,让创新精神成为文化继承的引擎。作为一所信息类背景高校,传统文化“拥抱”互联网是我们的特色之路,我校通过重庆邮电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重邮青年等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积极宣传书法文化;建立“重邮兰亭书社”官微,通过网络发布优秀文章,展现优秀书法作品。通过各种新媒体网络手段,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已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元旦前后为师生送福字送春联是我校的一个传统活动。我校于2017、2018年年末分别运用新媒体网络手段,创新性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刮福卡、传文化———福字春联送百家之“在线十九大知识竞答”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知识竞答”
等活动。2019年元旦前后全校累计参与近千人次,送出福字及对联共计500余幅,重邮学子积极参与这些创新型活动的同时也了解了国家时事,增强了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书法文化“融实践”,创新创业凑凯歌书法文化“融实践”,让奉献精神成为建功立业的底色。我校以生存挑战大赛等活动为渠道将书法融入社会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以书法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将其与就业发展相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受到我校高度重视,正因如此,我校2016届毕业生姚勇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书法工作室———砚池书院,进行书法教育工作的创业。这些都与我校引导学生将书法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将爱好与就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和培育模式有密切的联系,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校书法文化活动将焕发更新、更强的活力,我校的书法文化传承也将迎来新的篇章。
我校通过将书法文化嵌入学生日常生活点滴,激发出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弘扬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无声润物般将此精神根植于重邮学子学习生活日常点滴。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笔墨书香如瑰丽珍宝,必当代代传承。墨香阵阵沁韶华,我辈红心润国韵。(招吉韬 李彦航 莫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