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朋克养生,是养生还是养病?
“睡了吗?”
“熬着呢,脸上最近爆痘,在敷面膜,这叫朋克养生。”
“朋克”最初是一种摇滚风格,与养生毫不相关。但最近“朋克养生”这个充满矛盾的词汇却在青年人群中流行开来,它是指一种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比如一边穿着破洞裤一边在洞里贴个暖宝宝、一边熬夜一边涂贵价护肤品、一边点外卖一边备注少油少盐……朋克养生,到底是养生还是养病呢?
跑偏的朋克养生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变大,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养生的重要性。但无奈的是,有部分人有时仍忍不住诱惑,一边是惜命的热情日益高涨,一边是不健康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土木学院姚佳文同学的身边就存在这种跑偏的朋克养生现象,有的同学会一边深夜刷手机、网游、唱K,违反人类的生理规律,享受着熬夜带来的欢愉,一边在第二天努力把觉补回来,吃一些提神的东西,像咖啡,冰可乐。
“学业压力挺大的,为此我不得不经常熬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通学院李同学已经有了脱发的症状,不得不在网上购买防脱产品,过早脱发让他苦恼不堪。
“很难想象,90后已经成为营养保健品的消费人群,我们也因为失眠脱发变胖等问题产生健康危机。”电气学院王志鑫同学身边不少同学都在买保健品,这说明因为身体亚健康而产生的焦虑确实存在。
“即便有调整改变的想法,但是有时候玩手机就会不由自主的熬夜。”文法学院张彤同学的生活就不太规律,导致皮肤经常长痘,所以她现在在饮食方面会特别注意,少油腻少辛辣,还买了不少养生产品,例如菊花茶、蜂蜜、枸杞等,“买这些养生保健品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
艺术学院的文同学虽然不熬夜,但是在饮食方面不太能控制自己,“就着两瓶加多宝吃麻辣红油火锅、吃辣条后喝银翘颗粒下火、夏天在生理期吃红枣雪糕……这类事我没少干。”
“其实,朋克养生在大学中也存在,有些同学觉得年轻就是资本,所谓养生也只是口号。”交通学院彭同学如是道。
朋克养生不可取“养生”一词可追溯到《庄子·养生主》篇“养生之道,得养生焉”,指的是顺应自然、循序渐进才是保养身体的方法。“朋克养生”恰恰偏离了养生的本质,不是养生是养病。
“朋克养生不可取,其本质是一种自我放逐,养生还是要回到正道上来。”交通学院李同学坦言以后不会再朋克养生,会尽量让自己三餐饮食规律,荤素搭配,作息正常起来,做到晚上11点之前睡觉。
除了皮肤频繁冒痘,肩颈痛也是张彤同学的老问题了,颈椎骨常常咔嚓响。“其实我们都知道,买保健品治标不治本,但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以后会更注意,多运动少熬夜。”
长时间“朋克养生”导致计通学院侯鸿儒同学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学习状态效率直线下降等各种问题也陆续产生:“朋克养生是一种欲得患失,又想享受,又不想承担后果,不断的用错误的方法在弥补,是对身体的极度不负责,大学生应坚决抵制。”
文法学院孙亭玉老师认为,“朋克养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轻人的生活圈子和好奇心,家里的经济条件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放任和不自律。“大学生如果生活正常,作息时间正常,即能够满足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就合适,生活内容正常,就不用特意养生,更不需要朋克养生。”
健身律己更健康事实上,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崇尚健康生活,对所谓“朋克养生”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们通过调整作息,锻炼身体,规范饮食等为身体“减负”,积极寻求当代大学生减压解惑之道。
“朋克养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当代青年对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产生的一种深深的焦虑感延伸而来的,渴望放纵,长期养成了不良习惯,却又害怕承担无可预料的后果。”经管学院何小龙同学表示,朋克养生并不养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我认为健康养生的关键在健身与自律。”
何小龙经常被室友带着夜跑、打球等,他们甚至从大一就成立了夜跑小分队,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使得身心更加愉悦,“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能坚持下去,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惯,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
欧阳进武同学是我校交通学院2018届优秀研究生,目前在中山大学读博。他喜欢水彩,彩铅画习作,享受烹饪美食的乐趣,把每一天过得从容而健康。谈及“朋克养生”,他表示,关键看熬夜做什么事情,如果是因为白天闲,不把握时间熬夜,或者因为打游戏之类事情熬夜特别不可取。
“我宁可早起,也不愿熬夜伤身。与其熬夜,不如珍惜白天时间。‘珍惜’虽容易写,做起来很难。”欧阳进武同学回忆,印象中只熬过一次夜,后来宁可被罚作业,也抓紧睡了。
“我们才刚入大学,应该更加注重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姚佳文同学希望自己与身边的同学都能更加自律,在认真学习的同时注意健身,不要虚度大学光阴。(学生记者程欣鑫贺文静曾可欣蒋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