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就业是高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业教育、能力培养和服务的全过程,需要教学、管理等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只有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就业工作。
通信系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告一段落,收获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很多不足,科学合理的总结是为了来年更好的开展工作。
1.深化扁平化管理,提高就业工作效率为了最大程度的扩大我系就业工作的影
响力,让招聘信息更加高效的传递到学生中去,同时又能及时收集同学们关于就业工作的反馈意见,我们建立了毕业班班委的联络机制。在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之上,滚动发送及时的招聘信息、定期举办各专业的班委座谈会、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对班委进行就业指导,通过这些举措让班委首先行动起来,再借由班委的号召力开展工作,扁平化的管理也使得就业工作的各项举措的覆盖面更广泛,效果更佳。
2.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我系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黄柯毓已成为学院SYB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的骨干成员,除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外,我系还积极组织各年级辅导员、专职教师动员同学们踊跃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在创业团队项目的数量上有所要求之外,质量水平也得到提升。
在2018年的四川省“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系共有近30支团队申报,最终
4项进入省赛,获铜奖一项。“互联网+”比赛,我系完成网上项目申报共计55项,排名全院前列,目前比赛正在进行当中。
参赛的同学主动提出,想要参加SYB创业课程的学习,足以可见同学们对于创业的积极性。获奖团队的主力同学均来自我系大三年级,因为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部分同学进入大四年级之前就已经签约了实习单位。我系的创新创业推动就业工作已初见成效。
3.挖掘校友资源,促进就业工作
校友是学院办学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提高学院的社会美誉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就业等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我系这学期进一步整理了校友资源库,重点加强和部分就业单位较好、职业发展前景不错的校友联系,并通过微信、QQ平台不定期给校友们发送我系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校友们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
2018年6月30日,由校友办主办,我系协办的“通信工程专业2008届校友毕业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学院隆重举行,招就处武佳处长、通信系董昕主任出席活动,除了欢迎校友们返校、回顾美好的青春岁月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丰富了我们的校友资源库,“总经理”、“董事长助理”等等职位也体现出我系第一届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黄金时期。例如,2008届校友钟志成创办的成都思维世纪公司现在主营业务就是为IT企业提供数据安全的解决方案,钟志成表示企业需求的毕业生专业涵盖通信、云计算等,他们非常乐意选聘母校的学弟学妹,之前还和云计算系已经建立起了联系,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也将在我系陆续展开。充分利用优质校友资源开展就业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拓展了我系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4.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我系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7%,比去
年同期的89.94%有所上涨。从就业行业领域可以看出,传统通信行业仍在占据不小的比例:如各省市的中国移动、联通、电信、铁塔等四大运营商是同学们的主要就业去向;还有优秀毕业生去往了通信行业设备厂商及附属企业:如成都大唐线缆、汇源光通信、克莱微波、准达、超讯、公众监理等;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型通信行业移动互联类企业也吸收了不少我系的毕业生,如:新加坡电信、中通服、星地通信技术、迈思通信、中电广通;除此之外,我系的优秀毕业生还被各大知名企业录取:如攀钢集团、中国邮储银行等。
升学方面,2018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同学获得了远赴日本东京电器通信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国内考研方面,成功录取的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6位,四川大学2位,重庆邮电大学4位,其余高校6位。
目前的就业市场仍然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尤其是通信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类行业,在各类型企业中都有一定的人员缺口。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通信系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思维开展工作,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整体提升我系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工作开展。肩负着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造福学生成人成才,我们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