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2019年的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3月22日,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隆重揭牌,标志着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研究进入新时代,南医大育人事业迎来新春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对学校育人工作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作用。她昭示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体现了学校一以贯之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南医之始,以医政立名。医人为医,医民族为政。85年来,南医人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奋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与时代相激荡,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走进新时代,我们更加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精益求精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思政课教师在育人工作中责任重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习总书记对思政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马克思学院发展的基础,是育人事业的关键。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做医学人才全面成长的引路人;思政课要不断探索新的“打开方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传授同“健康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让经典理论代代相传、吐故纳新,让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优化格局,同向同行。育人工作需要画好同心圆,打好组合拳,唱好合奏曲。要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用好主干道,开发多渠道,在全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构建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尽其责、协同配合的“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成长导师、兼职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让更多的名医名师走进课堂、深入学生,以自身经历鼓励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矢志奋斗。努力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新起点。我们将不负党的嘱托,不忘立校初衷,牢记育人使命,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根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