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第二届全国高校科交会:
华师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本报讯 5月24-27日,全国第二届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惠州举行,300多所海内外高校,12位院士、16位科研院所负责人、131 位国内外高校领导,近 3000 家企业和100多家投融资机构参加,现场732项成果交易签约金额超40亿。校长王恩科、副校长马卫华、科技处处长聂瑞华以及相关科技成果团队教师一行40多人参加了大会。
  开幕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教育部门当前工作重点之一。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启了新一轮部省合作。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是落实部省合作协议,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良好支撑。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提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创新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广东将高质量、高起点谋划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为契机,加快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载体,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鼓励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会上,我校展示了“人工智能家庭医生:心脑血管慢性病管理专家”、“头部姿态和视线追踪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特种光纤产业化”、“智慧书法教室”、“量子点On-chip白光LED封装与背光技术”、“甘薯综合开发利用及甘薯产业园建设”、“电润湿彩色视频电子纸显示技术”、“动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等共计30项应用科技成果。杜占元对我校展出的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我校加大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黄宁生期望我校进一步推广科技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惠州市多家企业对我校有关应用科技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在现场进行了咨询和了解,洽谈合作意向,现场签订了十几项合作项目。由于我校现场组织效果良好,企业反响热烈,现场市民参观热情持续高涨,受到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惠州卫视等多家媒体关注并报道。同时,我校被授予了“最佳组织奖”称号,获得1项“优秀项目奖”。
  当天,我校还与惠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签订了共建“现代物理与清洁能源实验室”协议。
  (本报记者 陈雅洁 杨喜茵 雷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