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柔性屏”时代才刚刚开始□ 物理工程学院 光电科172班 刘文杰




“如果你关注手机科技圈,就会发现柔性屏近期又火了。最近各大终端厂商扎堆的发布折叠屏手机,一时间网上关于折叠屏手机的讨论也逐渐变得激烈。由于专业的关系,笔者对此非常关注,从各种资料上也了解到柔性屏技术的最新进展,有些地方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所以想写一篇介绍柔性屏的文章。
那么首先我们来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柔性屏?现在我们所说的柔性屏主要指柔性AMOLED技术。它跟LCD和OLED屏幕有什么区别呢?通俗来讲, 我们都知道LCD和OLED 是玻璃质地, 前者由填充液晶实现显示, 后者则是把传统液晶转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材料的不同,OLED相对于LCD结构更简单,是一块可以自发光而不需要背光的屏幕。使得它具有功耗低、对比度高、超薄等特性。柔性AMOLED则是由OLED的基础下, 将玻璃换成塑料超薄薄膜作为基板, 从而屏幕能达到大角度弯曲且不易折断的效果。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柔性屏,是能够自由折叠、伸缩的屏幕展示状态。
实际上柔性屏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自1974年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电子纸”第一次将柔性屏概念公布人们的面前后,又经过多次“进化”才最终从“曲面屏”走进了“折叠屏”。40多年来,人们对于柔性屏的使用领域越扩越大,只要显示屏应用到的任何区域,不管是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等,都可以看到柔性屏的身影。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柔性屏的应用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柔性屏一定让设备更便携。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LG公司已经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卷轴式电视,当用户关机时,屏幕就会自动将自己卷起来,像海报一样可以装在盒子里,现在已经实现了量产。
万物互联时代,屏幕将是人、车、环境新的交互窗口。当柔性显示会在车载显示上被应用,它可以更贴合汽车内部的复杂空间。汽车中控区域没有任何多余的物理按键,而是集显示、按键等交互设计于一体,厚重的中控台从此“消失”了,可以想象人们在车内的空间必然会增加不少,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行驶体验。国外松下公司曾经展示了一款无人驾驶概念车,车内天花板、侧窗玻璃都是显示屏,甚至玻璃可以整块变为显示屏,这为出行提供无限可能!
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能,柔性屏会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当屏幕“贴”在洗衣机,会清晰显示衣服细菌情况。此外,在一些厂商的设计中,柔性显示屏甚至还可以被嵌入衣服、背包、珠宝中。如国产厂商“柔宇”还把中小尺寸柔性OLED屏幕,贴在帽子、T恤、手提包上,将其变为可穿戴设备。或者是柔性腕带,会更贴合人体曲线,让身体检测数据更准确。
不可否认,当柔性屏技术更成熟时,一定会带来一个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也一定颠覆了我们对显示屏的认知,这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
柔性屏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技术难度高导致的高昂成本与低下的良品率,已经将一众厂商阻隔在了门外,柔性屏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OLED的命脉依然掌握在三星的手中,市场占有率几近垄断。中国企业由于布局晚,生产工艺依旧低下。不过,随着中国厂商对上游技术的重视与支持,积极布局,情况在发生改变。如今,中国厂商正以黑马之态竭力突围。据报道,截至2017年中旬,中国厂商在柔性屏领域投入累积超3000亿元,全球在建及规划建设柔性AMOLED生产线达18条,有11条属于中国企业。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技术最终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成本一定会降低,柔性屏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我们也会大踏步进入那个“新屏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