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士博近影
今年的 3月份与往年有所不同, 或许是上天算错了日子, 2019 年的春天, 依旧迟迟不来。 远处的山又被蒙上了一层灰白色的纱。 雪跌落在树叶的边缘, 总会发出 “啪” 的声响。这种声音, 从桦树的枝干旁划过, 从枯叶的脉络间划过, 从幼芽上的尘土上划过, 大自然在无声无息的瞬间, 安排了四季, 调理了温度, 给予人类微妙的变化, 赋予人们思想和情感。他将时间记录在树的年轮里, 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或许, 赵士博同学已经成为了那个人。“我很喜欢大自然, 在山间走着, 能深刻体会到万物皆有灵, 每个物种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生命和魅力, 我们好像是能够和他们沟通的使者。 ” 赵士博同学说。
不惧困难
“梁希优秀学子奖” 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它是由我国著名的林学家和林业教育家、 我国首任林垦部部长梁希先生设立。 这是全国所有林业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誉, 它足以代表全国林业高等学子的最尖端水准。 我校林学院 2015 级本科学生赵士博同学, 凭借自己对林学的热爱、依靠自己的优异成绩, 获此殊荣。
“林学这个专业是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所以, 我们经常和老师们出入各种山林, 去亲身经历和感受森林的气息和韵律。 无论是刚刚接触专业知识时, 还是探究科研项目时, 我都遇到过很多困难, 但我并不觉得它们有多么可怕, 我也一直在不断地挑战它们。 ” 赵士博说。
一生中, 我们会遇见太多的人, 经历太多的事情, 遇到太多的困难。 可是, 我们还是会拾起许多令我们惊喜的叶片。在经历困难后, 我们应该记住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记住我们曾经看过的风景。 赵士博说: “在这期间, 我要感谢我们专业的所有老师, 特别是刘盛教授和李国伟老师, 以及林学院森林经理实验室里的老师、 师兄师姐们。 他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 他们倾囊相助, 疑惑时帮助我解决问题, 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 他们是我的老师, 更是我的朋友, 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鼓励我、 支持我, 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
提到 “如何做到更好地解决问题” , 赵士博说: “学会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这些知识,也只能来自书籍。 看书, 可能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 但是, 你可以先试着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看, 再逐渐增加自己的阅读范围。 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联系起来, 这样既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库, 又构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 正如赵士博所说, 只有理论联系着实际,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做到游刃有余。
在生活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 有的困难我们能解决, 有的我们不能解决, 有的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 但是, 无论如何, 也请你记住困难, 记住我们突破困难的方法,记住超越自我后的欢愉, 也记住失败后的沮丧。 因为人生不会重新来过, 无论是美好, 还是糟糕, 等我们回首往事, 那会是我们极其灿烂的人生。
克服焦虑就是勇气
“生活中的焦虑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讲课之前、 竞赛之前、 考试之前, 等等。 面对每件事情的第一次, 我们都会感觉到焦虑。 ” 赵士博同学说。
焦虑, 是新时代年轻人口中十分熟络的词。 然而, 产生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是害怕犯错。 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都是在大学里发生的, 在我们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 往往也伴随着深深的焦虑感。 赵士博说: “人都会有焦虑感,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 在东北农业大学参加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时候, 我非常紧张, 也很焦虑。 其实, 我当时是有准备发言稿子的。 但是, 当真正上台讲演的时候, 我突然觉得, 既然来到了这里, 就要把我想说的、想表达的, 都展现出来。 克服焦虑就是勇气。 所以最后, 我做到了 , 就不会感到遗憾。 ” 困难的背后是收获, 焦虑的背后是勇气。 所有让我们感觉遗憾的事, 不是做过的事, 而是我们不敢尝试的事。
艾默生说: “不要因为羞涩而缩手缩脚, 生命就是一场实验, 你尝试得越多, 就做得越好。 ”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只要敢做, 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 赵士博始终相信: “态度决定一切, 多看书多学习, 多去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 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并且为之坚持到最后。 这样, 焦虑感也就会逐渐地减少。 ” 对于林学, 赵士博不仅仅把它当作专业, 更多是当作内心的挚爱。 他说: “热爱林学,热爱科研, 热爱生活。 ” 在他报考志愿之初, 对林学这个专业就抱有浓重的兴趣。 进入林学院后, 随着了解不断的深入,赵士博对林学的喜爱也是日久弥新。 他说, 林学和他的性格很像, 比较平稳、 恬淡。 对它的热爱就像树的生长一样, 或许肉眼看不见, 但都记录在年轮里。 人们最终的目的, 都是要找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位置。 而努力、 烦躁、 失败、 焦虑、成功、 喜悦, 都只是我们在寻觅过程中的插曲。 可能我的 “韵律” 稍微难听了一点, 但是, 对于自己来说, 那就是我的一生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 是我飞过这个世界的痕迹。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谓 “胜利” , 不过是坚持到最后一刻, 在筋疲力尽时比别人多挤出的力气; 所谓 “成功” , 也只不过是充分利用海绵里的水、 别人喝咖啡的时间。 或许, 比你成功的人未必比你优秀, 他们只是更坚毅、 更努力。 优秀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和勋章一样为人津津乐道的, 应该是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与大多数人不同, 初入大学的赵士博没有选择每天呆在宿舍打游戏、追剧的散漫生活, 而是投身于学校的社团活动, 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充实自己, 开拓眼界, 认识一些新的人、新的事物。 “大一要好好玩, 大二要有责任心, 大三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大四要有规划。 ” 他说。
他的 “玩” , 并不是网吧里日夜颠倒的激情岁月, 而是用心感受生活, 将自己融入这个学校, 感受这里固有的气息和氛围。 大二时赵士博加入院学生会, 成为一名学生干部。学生会就像是社会的缩影, 这里, 他得到了他无法从课堂上学到的宝贵知识。 在这个飞速发展、 浮躁的时代中, 赵士博同学的这份宁静和对生活的把握, 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 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除了去山里实地考察, 假期的时候, 我也会去小餐馆打工。 因为除了学习成绩, 社会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其实在打工的这个过程, 你会遇见很多人, 富有的、 贫穷的、 普通的。但是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里, 你会发现, 其实社会上的冷暖很多, 不同的人也有很多。 但是, 不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自然, 她都会给你一个很好的交代, 让你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赵士博说。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经历, 也正一点一滴地引导他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他也在一步一步地印证着大自然给他的交代。
于此, “梁希优秀学子奖” 就出现在他的人生里。在 “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这个话题中, 最好的答案是, 做好每一阶段的自己。
赵士博同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业方向,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式, 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事物, 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所以, 他直面挑战, 得到了认可, 荣获 2019 年 “梁希优秀学子奖” 。 他做到了 。 那一刻, 他无疑是欣喜的, 也是惊讶的。自从他了解林学开始, 梁希先生就是他心中的偶像。 对他而言, 这是一种荣誉, 也是多年来老师们对他培养的结果。
大学四年的时光是漫长的, 以至于看不到尽头; 四年的时光又是短暂的, 顷刻之间就到达了终点。垂暮之年, 回望一生, 那些曾经年少的岁月, 又该如何回味。 多一些拼搏,少几许遗憾。 今天挥洒在青春中的每一滴汗水, 都将会是来日摇椅上追忆的精彩瞬间。 人不轻狂枉少年, 别让青春成为遗憾!
3月份的雪, 也已经渐渐融化。 连翘的淡黄色花苞, 或许已经在你匆匆走过的瞬间, 偷偷孕育。 脚下的枯草, 或许已经在你轻轻踏过的瞬间, 悄悄发芽。 大自然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春天, 她会送给你冰雪消融后的卉木萋萋; 夏天,她会送给你电闪雷鸣后的万木葱茏; 秋天, 她会送给你万物凋零后的霜天红叶; 冬天, 她会送给你银装素裹后的冬日暖阳。 这, 就是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