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本名孙璞)先生在《从前慢》中的短短几句, 勾勒出一种民国小镇上简单、 温馨的慢生活景象, 让人不禁神往。
漫画《海街日记》同样描述了小镇中人们的平和生活。它讲述了四位女孩的琐碎家事,将恋爱、 工作等一系列个人经历融入其中, 带领观众走进日本镰仓的海边小镇,品尝梅子酒、 海鲜咖喱饭、 生鱼吐司, 欣赏道路两旁的樱花、 海边的鸥鸟。这部漫画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起伏情节,却将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我年少时,也曾品味过慢生活的乐趣。 “新鲜的蔬菜嘞, 白菜、韭菜、西红柿…… ”每当天色将明,这样的吆喝声就会传到小区里来。 我的家乡是在一座小城,大多数人都会在小区附近的卖菜摊子上买菜。
徐爷爷是其中的一位摊主。他的头发花白, 但双目有神, 声音洪亮, 手脚也十分利落。那是我第一次去徐爷爷那买菜。他十分热情地向我推荐蔬菜: “黄瓜要吗? 都是早上刚摘下来的呢!你看这青椒, 个头大, 味道一定鲜美!” 我低头一看, 除黄瓜、 青椒以外, 西红柿鲜红饱满, 香菇则像一顶顶圆圆的小帽子。我不禁感慨道: “好新鲜的蔬菜啊!” “那可不是呢!我每天凌晨四点进货, 看一眼就能知道哪些菜是供货商刚从地里拖来的,哪些菜是隔天剩下的,卖菜久啦, 就有经验啦。 ” 徐爷爷自豪地说。 我接着话问道: “爷爷, 您卖菜多久了呀?” 徐爷爷先是掰着手指头算了两圈, 又合上了手掌, 嘴里默念着年月, 然后猛地加大音量说: “我从十七八岁开始买菜, 到现在都五十个年头啦!” 徐爷爷每天进货, 运输, 卖菜, 收摊, 五十年如一日。
小镇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 卖冰糖葫芦的人吆喝着: “卖冰糖葫芦咯,好吃的冰糖葫芦……”收破烂的人喊着: “收破烂啦, 旧手机、 旧彩电、 旧冰箱……”作为慢生活的象征,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 将这些声音融入宁静岁月中。
慢生活不是支持慵懒, 也并非拖延时间, 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慢生活是一种心态, 是对待人、 事、 物的方式,它能让你不为外事所扰, 不为旁人所迁, 它能让你的生活更优雅、 更接近幸福。
(作者为外国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