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每一次临近年关,同学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踏上回家的路。归属感,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我站在车站汹涌的人潮中,开始思考。
小时候我们总想离家远点,长大后总想家就在身边。经过喧嚣的城市,看过炫彩的霓虹,世界再繁华,放不下的依然是家。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上有高堂颐养天年,下有儿女承欢膝下;人生行至塔尖时,最留恋的莫过于家的温暖!我从来没有过像今年放假这样,想要回家;不为别的,只为了吃上一口妈妈做的饭菜,爸爸泡的茶。因为我知道,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归属感,更多的就是一家人住在一起,晚饭后可以围炉而坐,家长里短。
“我考了那么多的试,没想到是为了离开家,故乡再也没有春和秋,匆匆来去只剩下冬夏。”最近听到这几句歌词,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而我们流浪的足迹,好像也总停不下来;无处安放的,还是那流浪的心。K175,这趟火车的终点站是乌鲁木齐,而起点是每个人意气风发的心。也许是在奔赴远方为了生计,也许是回到家乡寻得一份心安。每当列车停靠,便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我们就像是过客,一个微笑,一场对话,一次遇见。
夜色很美,窗外一闪而过的点点灯光,以前的期望,现在的平凡。当火车缓缓驶入家乡边界时,我内心禁不住激动起来。当火车停下,拖着行李走在家乡的站台,看着一个个奔走出站的背影,内心很舒适,游子终于回来了。思乡到底是什么?思乡是当李白想到故乡时,油然而生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刘长卿贬为南巴尉后,新年已至,伤悲之泪潸然而下的“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更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归乡途中的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童年时我们总是盼望过年,期待一年到头能够吃好点,穿好点,玩得开心;年夜饭的香味总是诱惑着我往灶台那儿跑,鞭炮的声响让胆小的我又害怕,却又跃跃欲试。这些年,春节好像越来越没年味儿。可我们总要去寻找,寻找我喜欢的东西,寻找曾经那个懂我的还期待的春节。我们总是这样,一生都在寻觅。
正如王小波所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时间的时候多回家陪陪他们就好。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山海虽远,思念可平。跨越山海,勿忘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