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最初走入这座山城时,山水流入我的眼眸,就如一杯春醪,顷刻间内心便已沉醉。撩人心弦的美在这里四处流淌。山色险峻,水光清丽,鲜活的翠绿勾画着山水的姿态,万物蓬勃的灵气在其间渲染。小城依山傍水而建,古朴的吊脚楼沿河林立,湘西风情在一派清波之中款款荡漾……
继续前行,不断深入这座山城。直到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那一群人,我才终于嗅得“我城”(除边城之外的其他地方我称为“我城”)难觅的浓郁热烈的边城式的人情味。这种味道似曾相识。虽然现实路艰,人生实难,边城之人也挣扎在命运的泥沼中,但在这群前行者的脸上,我却总能看见笑容。在彼此照面的时刻,他们总是会给予对方简单却暖心的关怀, 足以驱走路途的迷雾,让人继续向前跋涉。
然而,这样的边城早幻化为梦。在《长河》题记中,沈从文写道:“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时至今日,凤凰古城早已被商业充塞。
寻觅边城式的人情味常是徒劳,唯名唯利乃人之常情。但是除了追求这些物质可以衡量的东西之外,我们还需要些什么呢?物质文明的发展似乎永远比精神文明快,并且我们还在任由差距拉大。熟人之间所谓的人情味,缭绕着几许虚情假意,陌生人之间更是彼此竖起高耸的铁幕,不愿产生交集,路人也熟稔地演绎着匆忙。大多数人恐怕只愿把真诚的笑容送给手机屏幕中的自己。
虽说“我城”注定无法成为边城,但我仍然祈愿在“我城”嗅到“边城之味”。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心房除了安放对名利的渴望,也可承载情感的重量。在追逐名利的路途中,我们的双脚除了赶路也可驻足。也许是为了值得凝眸的风景,也许是为了需要帮助的某人。人生行路难,如果彼此可以分担一些,多传递一些人情的暖意,我们的路途是不是会更好走一些呢?
每次看到夕阳辉映下的“我城”都觉得它壮丽辉煌。然而,待光芒敛去后,我们只能任凭晚风吹进心里生,出些许冷意,静默地等待着被夜色吞噬。虽然星光已因霓虹而久逝,但我相信晨光终将在暗夜后再现。
(作者为社会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