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每年岁末,人们都喜欢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取得了哪些耀眼的成绩,然后制定一下来年的工作或学习目标。有感于此,我采访了23个学院的院长或书记。让我带着大家一起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说,又是如何打算的?
机电学院院长韩建海:“回顾2018年,我们学院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绩:联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中原教学名师称号;入选2018-2022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委员会1人;获批主持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机械工程省级特色学科(A类)建设项目中期验收获得优秀成绩;机械工程学科首位博士生顺利毕业,标志着人才培养进入高质量、内涵建设新阶段;隆重举办‘机电工程学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校企协同育人论坛’,举办包括院士、长江学者、优秀校友在内的各类报告、讲座18场,签订校企共建实验室7个、校外办学捐助750多万元,举办260多家企业的毕业生招聘会等活动。2019年的目标与打算主要有包括以下三点:1.按照‘大机械’工程学科理念,有序推进机械工程省级特色学科各项建设工作,为2020年终期验收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顺利进入第二阶段资助建设。2.实施工程学ESI学科提升工程,力争在三年内尽快实现工程学ESI学科全球前1%的突破,提高机械工程学科的国际竞争力。3.加大机械工程学科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着重抓好校内青年博士的培养工作,遴选培养出若干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陈拂晓:“2018年,我们学院在科研、本科专业认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获国家级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年度到账科研经费翻一番,SCI收录论文数量大幅提升。2.学院4个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突破。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3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现场考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成功受理。材料学院即将成为全部本科专业都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成为中国校友会2018本科专业大学排行榜6星本科专业。3.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36.2%,位居学校前列;研究生刘治军获全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4.新增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2人。5.Heinz-Rolf Stock国家外专千人获河南省‘黄河友谊奖’;获‘高端装备用高纯材料制备技术’河南省引智基地,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建设‘先进功能材料研究院’。6.学院党委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9年,我们准备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1.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确定学科口径,制定建设目标规划,凝练学科方向,突破高质量ESI论文。2.争创有色金属共性技术国家地方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车辆与交通学院院长徐斌:“2018年年底,梳理一下学院的工作亮点:1.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混合动力系统先进设计理论研究及整车控制技术开发’获批,总经费530万元,完成了课题启动会。实现了学院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的突破。2. 获得一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 SCI一区发表论文一篇,期刊为ESI数据库期刊,实现学院SCI一区论文零的突破。4. 完成车辆工程专业认证的专家进校考查工作。5. 获批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新工科’新能源汽车创新实验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开班的准备工作。6. 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中心获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 院团委今年荣获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这是团中央对基层团组织评价的最高荣誉,也是河南科技大学合校以来基层团委首次获得此项荣誉。8. 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院组织的项目荣获国家级金奖1项,并获优秀集体奖1项,该项奖是河南省唯一的集体奖。9.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和国家级铜奖1项。对于崭新的2019年,我们计划在以下6个方面继续努力:1.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基础上,力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国家自科基金数量力争有所突破。3. 高水平论文力争继续突破。4.整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方向,为2002年博士点申报打好基础。5.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有所突破。6. 继续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力争继续取得好成绩。7. 继续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力争继续取得国家级奖。”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院长姬江涛:“回顾过去的2018年,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科研方面,一个专技人员仅有28人的学院年度纵向入校经费525万元,年度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目前学院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项,基本上达到了人人有国家项目做这样一个目标。除此以外,学院本年度还新获批建立了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农业装备院士工作站,目前学院省部级科研平台已达到6个。本年度,学院姬江涛教授也成功入选了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东方红’杯全国智能农机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展望2019年,全院教职工皆憋足了干劲,充满了斗志。考虑到学科均衡、博士点申报以及学校工程学ESI学科提升工程,学院将重点支持农业水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学科方向的人才引进和发展。学院参与申报的‘农机智能测控技术装备与云管理平台研发’成果,2018年度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将申报国家级奖励,力争获得突破,同时,学院也会再申请1-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河南省智能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学院也会继续申报,并力争成功。”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庆涛:“回顾2018:学院在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院核心竞争力、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凸显。1.本科教学工作取得新突破。计算机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1项、建设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优质课程11门,获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1项,计算机系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申报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和河南省本科高校综合实力提升项目获批398万资金支持。2.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新增省级科研平台2个,首次获批国家军工智能制造专项1项,新增国家自科基金、军工项目、省部级课题2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SCI论文53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SCI一区1篇、SCI二区14篇,出版专著8部,制定国家标准10项,授权发明专利23项,入校经费920余万元。3.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新增中原千人计划、省讲学教授、省高校创新人才、洛阳市优秀科技人才等12名,新增博士学位教师8名,涌现出一批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展望2019,我们将继续践行“质量立院、创新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理念,坚持以学科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研究为驱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不断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综合办学能力和行业贡献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度,注重培育不同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全力打造高层次科研队伍、高素质教学队伍和高效率服务队伍。第二,要巩固教学基础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新工科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国际化培养。第三,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围绕重点学科方向突破,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的策划组织与服务,加强国家级(含国防)基地布局,提升高影响论文数量和质量,提高发明专利授权和转化数量。第四,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营造氛围,抢抓发展机遇,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利用,健全基于绩效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全力服务一流学院发展战略。”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史敬灼:“2018年,电气工程学院引进省‘百人计划’人才1名,‘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本科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得到审核评估专家好评。2019年,在用心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同时,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准备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伟:“回首2018,土木工程学院面对学院大事、难事、重点事,学院励精图治、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成绩斐然,学院的建筑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获得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河南省教学质量工程立项等的成绩。展望2019,土木工程学院将在河南科技大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沃土华木、立德树人’为己任,秉承教学立院、科研兴院、管理治院等的理念,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力创具有自身特色的省内一流土木工程学院而努力奋斗。”
化工与制药学院院长马军营:“回顾2018年,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建方方教授科研团队获批洛阳市‘河洛英才计划紧缺型创新团队’,实现了我校河洛英才计划的突破;我院学生参加的《威曼波裂解:国际首创生物质能源解决方案》项目获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我院申报的制药工程专业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为2019年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专业;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63篇,其中一区5篇、二区16篇、三区12篇;‘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承办了由教育部高校药学类专业教指委主办的第八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西部赛区决赛,我院获全国决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我院学生首次参加并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展望2019年,在确保圆满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工程教育认证顺利通过;认真组织好201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级奖项;认真细致做好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动员组织工作,实现国家级项目新的突破。”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康怀彬:“学院2018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全院师生共同努力,《食品工艺学》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生物学学科同我校其它7个学科一起进入上海软科2018最好学科榜单,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第二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食品微生物获批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获批河南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2项、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河南省教学标兵1个等优异成绩。2019年全院上下将更加‘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目标任务为抓手,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突出特色,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水平,推进学院新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贡献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尚有林:“数字学问深,师生压力大。凝心出成绩,聚力焕新芽。2018年,数统学院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收获。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突破,2篇一区论文创新高;微课竞赛突破全国一等奖,另获全国二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和全国一等奖1项,位居省内前列;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又获批洛阳市城市交通运筹与优化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河南省运筹学会挂靠单位,主办河南省运筹学会理事会暨优化前沿与大数据分析研讨会;公数样板党支部、党政工团齐发力,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挺顺利,获得走访专家好评和赞誉。2019加油干。专业评估促教学,创新创业再发展;学科评估促科研,多出论文提质量;筹备新专业招生,召开‘陕豫鲁冀’四省运筹学学术研讨会和省内微分方程学术会议,扩大影响创新绩。”
物理工程学院院长李立本:“学院2018年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力投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同时,经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推进。1人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河南省教学标兵,我院教师以共同一作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2篇,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质量工程项目1项,物理学一级硕士点获批招生。2019年全院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巩固评估成果,注重特色研究,做好人才引进,切实提升办学水平和学科实力。”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蒋鑫:“回望2018,我感慨良多。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的优秀组织单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的河南最好成绩,朱丹君老师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牛颖老师的作品入选全国艺术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展,河南仅三人;16届美术学专业毕业的敖坤同学,返回贵州遵义老家创业,他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播放……展望2019,我们将继续以参加学科竞赛为抓手,带动优良学风的持续推进;继续以专业评估为契机,促进优良教风的深入人心。新的一年,师生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大事,创造新的辉煌。”
建筑学院院长王燕飞:“2018年对于我们建筑学院的每个人来讲,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是极具挑战和考验的一年,是艰难困苦、焦虑劳累的一年,也是感到无比充实、幸福快乐的一年。借用学院办公室主任武涛老师的一句话:是工作特别多、压力特别大,同时又是特别美好、收获特别多的一年。许多时候都感觉要坚持不下去了,柳暗花明又活了过来。这一年,我们的建筑学专业顺利高票通过了全国专业评估委员会的审核评估,并且在以评促建思想指导下,学院在硬件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得到根本改善和提升,基本满足了建筑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要求。与此同时,在建筑学专业评估的基础上,利用一年半的时间,主导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定实施完成,理顺了培养目标、方向与培养方案、大纲的内在关系。在专业评估营造的良好的基础环境下,学院圆满完成学校2018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5年的积累今年的奋发,许多老师的无私付出,一切尽在不言中。然而,在河南科技大学的大工科学科环境里,建筑学院由于其特殊的学科特点,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当我们站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之上时,深感学院需要提高的方面还很多:学科建设方面建筑学硕士点的申报迫在眉睫,城乡规划学专业评估也必须要提上日程,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是亟待发展,所有的目标都将成为我们肩上的重担,2019年希望压力能够再一次变为动力,引领我们前行。”
人文学院院长薛瑞泽:“2018年人文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的,考古学本科专业成功获批开始招生和中国史一级学科授权点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洛阳是全国考古文物大市,我校是洛阳市第一所设立考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必将为洛阳和全国的考古学界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中国史一级学科授权点建设得到以王子今先生为组长的专家评审组高度认可,并顺利进入教育部评价系统,为河洛文化研究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必将更进一步促进河洛文化的深入研究。2019年,学院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突破。一方面借教育部教学评估的东风,强化本科生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努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力争国家级项目立项数量稳中有升,教师科研论文总数量比上年增加10篇以上,CSSCI论文数量比上年增加5篇以上,专著数量比上年增加2部以上。”
法学院院长杨连专:“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法学院顺利地引进了一名校特聘教授,申报获批了一项国家级研究项目,获取了两项国家级创新创业二等奖,获得了一项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展望2019年, 年轻的法学院的全体师生,信心满满,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喆:“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使命,外国语学院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积极探索,迈出改革创新新步伐。《大学英语》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我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零的突破,对深入推进我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具有重大意义。‘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以学科发展为中心枢纽,抓住机遇、以实干赢得未来。”
经济学院院长刘溢海:“回首2018,经济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省级软科学平台、省一级重点学科、一级硕士点、金融专硕等项目申报中全面开花,屡屡斩获,构筑了教学研究型学院发展的奠基性工程;展望2019,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不负重托,牢记使命,持续推动,全面发力,为河科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项民:“2018年,管理学院紧密围绕本科审核评估、学位点评估、MPAcc专项评估、学科团队建设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等5项重点工作,科学筹划,统一部署,精心推进,在广大师生的协力奋斗下圆满完成任务。1.本科质量工程建设获批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营销与物流教研室获批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学基层组织;2.科研与学科建设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项目3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各1人次,3人获得创新方法国际ATRIZ 2级认证。3.创新创业方面获得‘互联网+’等国家A类学科铜奖1项;获得国家B类学科竞赛国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和省级等各类竞赛奖50余项,1个代表队赴中国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和流通模拟决策取得好成绩。2019年将以贯彻全教会、全本会为主线,在专业认证、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治理机制等方面强基础、上台阶,实现学院新发展。”
医学院院长高社干:“回顾2018年,在全体师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1.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完成SCI收录论文47篇;2、共招收临床医学专业17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214人,3、完成省级科研平台两个:河南省食管癌与感染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河南省肝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临床医学ESI潜力值达到97%,位居全校第一;4、新增河南省特聘教授2名,海外经历教师3人;5、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河南省优秀教师1名;6、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7名;7、荣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中赛区二等奖;8、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9、成果入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人。2019年努力的方向:1.尽快落实‘深化医教协同’的相关工作;2. 争取上半年ESI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1%;3.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4.完成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生命科学馆建设;5.成立河南科技大学红十字会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接受中心;6.申报国家级食管癌研究工程技术中心;7.申报河南省感染与食管癌重点实验室。目前学院班子团结协作、共谋发展、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医学院的发展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相信:按照学校总体部署、医学院的总体目标,我们继续着力谋划好思路、建设好队伍、管理好教学、开展好科研、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医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护理学院院长王宏运:“2018年,护理学院的主要收获是在首届全国护理院校临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5门课程被评为2018年度校级本科优质课程;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大多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三甲综合性医院就业。2019年,护理学院同心协力,争取第一届护理专硕招生开门红,期望在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上取的好成绩。”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胡志刚:“2018年医工学院借教育部审核评估之机,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比赛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上均获得了较好成绩。2019年我院在双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质量,紧跟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步伐,踏准学校教改节拍,力争在双创教育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法医学院院长徐正顺:“今天,走近医科4号楼,最醒目的是一方刻有‘法医摇篮’的巨石。2018年,从年初的荒草萋萋绕楼生,到年末的生机勃勃新摇篮,科大法医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自己的开元之花。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推动下,学院完成了法医楼功能改造,建成了区域性尸体解剖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数码多媒体互动教室,引进了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教学设施、条件大幅完善升级。贯彻以本为本,教学的中心地位和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2017版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刊印,办学定位和思路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本科学生技能大赛,师生双获省部级以上大奖。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双师’育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2019年,我们要巩固评建成果,把好的习惯和氛围保持、延续下来,予以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本科教学不断进步。挖掘协同育人潜力,推进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信息化程度,为培养一流的法医学人才而继续奋进。”
农学院院长侯小改:“回望2018年,我们秉承初心,砥砺奋进。这一年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求突破,这一年我们蹄疾步稳育新人。学院获得了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展望2019年,我们厉精更始,豪情满怀!学院上下将紧紧围绕作物学博士点建设、ESI农业科学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同心同德、定向发力,力争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以更加骄人的业绩迎接建国70周年!”
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庞有志:“2018年,我们学院承办了第十六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达4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提高了学校及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作为全国被指定的20所高校之一,迎接全国兽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来校专题调研,并获得专家组肯定。在上海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9个学科上榜,其中包含我院畜牧学和兽医学2个学科。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能力进一步增强,100万元以上的合作项目有3项,横向入校经费数位列全校第1名,综合科研业绩全校第3名。2019,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持续推进学科提升,为新一轮博士授权点申报和学科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林学院书记林晓民:“时光匆匆,2018年在忙碌中悄然离去。过去的一年,林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立项数位居全校第一;郭大龙博士获批中原科技领军人才;燕亚飞博士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园艺系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肓创建单位;植物保护系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昆虫标本馆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成为专家集体考察线路的亮点。未来可期,仍需脚踏实地。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会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善谋实干,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为林学院更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体育学院院长武笑玲:“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首2018年,学院紧密围绕‘教学中心’工作,教学成果收获颇丰:军事理论荣获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篮球课程、足球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篮球运动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毕业生考研率达25.6%,年终就业率达94.4%;三名本科生向第九届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提交论文3篇,其中两篇入选大会主题报告;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各类体育竞赛共获团体项目前三名4项、单项比赛前三名20项。这一年,科研成果业绩亮眼: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厅级特等奖1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4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办项目1项);重要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国家发明专利3项。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展望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现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下定决心,为提升教职工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