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 “智力源”









  1月5日,2019年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及智库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这是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发布湖南省创新发展报告。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的成果,是我校智库服务社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智库研究的重要使命,突出特色、主动作为、辐射带动,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想库”、“智力源”、“推进器”作用,努力为推动湖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论坛直击
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创新发展
2019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召开
  本报讯(记者 唐亚慧 郭娜 郭家媛)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效如何?创新引领湖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区域高质量开放发展?
  1 月 5 日,以“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 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以及 2018 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智库研究报告 《创新引领开放崛起》 成果发布会给出了答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省社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70余名专家教授、学者与会。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呼吁高端技术创新革命
  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过渡。但是,在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新常态”。
  如何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江淮认为,要通过改革开放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新动能加快成长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较广泛的领域里实现技术前沿突破,引发具有内生、可持续增长的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机制,提高各行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国内价值链向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拓展的能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应从 ‘跟随追赶’向 ‘反道超车’ 转型”,我校副校长刘友金教授指出,改革开放契合了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国从价值链低端参与国际分工采取的是跟随追赶战略,而新产业革命为中国带来了反道超车的几率。国家高质量发展要依靠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车道”,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我国要把握人工智能和新兴制造技术的发展机会,坚持创新引领,发挥大国完备的科技体系、工业体系,广阔的国内市场等优势。
  如何理解与界定中国情景下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给出了答案,即必须具有“纯烧钱模式+不可被轻易山赛模式”两大基本特征。当前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谋篇布局,建议在创新链和产业链体系中谋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制约、相互威胁”的博弈策略,做到“自主可控”的最高境界。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新科技革命对中国带来的机遇是不仅将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态和新模式,也有利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眭纪刚提出,“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构建与新技术相匹配的组织制度,发挥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高度重视人才的根本性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围绕创新在中国区域一体化中的核心价值,阐述创新发展中的创新生态系统。他提出,中国区域一体化已进入新阶段,形成的各大城市群格局集聚着科创资源的核心优势,也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体制机制能够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最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加快动能转换,地方政府必须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特别是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本地产品、服务、资源与产业互联网化,打造互联网产业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服务外包。”江苏省经济与信息研究院研究员陈英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分别探讨了互联网在推进动能转换、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之间的作用。
期待发挥科技创新引领
推进区域高质量开放发展
在 2018 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智库研究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公布了 2018 年我省各市州开放型经济引领能力排行,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分列前三。
  “报告根据研究院设计的地州市综合创新能力以及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排名。”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田银华教授介绍,近年来,湖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外贸增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湖南的达 193 家;“走出去”步伐加快,1440 家湘企投资全球 92 个国家与地区;口岸平台效益大幅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中西部第一。
  不过,报告指出,在创新引领湖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南省还面临着开放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外资利用效益有待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引领开放能力差异较大以及总体综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该如何破解?田银华表示,发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是核心,是关键;产品创新是重心,是抓手;服务创新是短板,也是突破口;机制创新是前提,也是保障。应该通过机制创新不断优化我国开放发展的新环境。
  “应加大创新引领、资金投入,实施开放比较优势战略,大力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缩小区域内部创新差距。”田银华认为,通过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商口岸建设,能够更快实现湖南经济开放式发展。同时,不断拓展提升全球供给能力,对接“一带一路”推动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另外,应通过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开展“创新”扶贫,通过政策优惠吸引更多创新资源流向大湘西和湘北地区,设计因地制宜的创新路径。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们肯定了我校智库研究成果,对推进区域高质量开放发展提出建议,并就如何加强智库建设提出了意见。
聚焦智库研究
  智库影响力是智库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智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新型智库,打造高端论坛,探索构建高层次学术交流机制,聚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湖南创新驱动发展献计献策。
打造高端论坛 凝聚智慧共识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长期的发展战略。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在“四化两型”建设中,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瓶颈,创新发展更是内在的本质要求。“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自主创新的典型先进城市,对于推动创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依托学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实力,每年打造的“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力图为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追踪创新发展的前沿理论、聚焦创新发展的丰富经验、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规律、贡献创新发展的思想智慧,谏言创新发展的战略谋划。为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领导提供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和战略谋划。
  2019 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围绕“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创新发展”主题,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长期的发展战略这一政策,深入研究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政府职能部门推进动能转换提供有益的决策咨询。
  回顾过往,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作为学校的“思想库”,2016年发布的 《创新驱动与湖南“十三五”发展》 从整体、区域、产业及行业的角度全面地呈现了 2016 年湖南省创新发展的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湖南“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2017湖南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成果发布暨 2018 创新论坛圆桌会议聚焦“长江经济带与湖南创新发展”,分析了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成效、推进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创新的环境、投入、产出、绩效四方面描述了湖南省 2017 年中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发展状况,公布了 2017年各市州创新能力排行榜及综合创新能力“进步指数”排名。
强化长效机制 提升智库增长力
  近日,在 《光明日报》 智库版发表的 《高水平智库:在供需有效对接中精准发力》 一文中提到,智库建设尤其要加强“如何对接”“如何转化”“如何考评”的机制建设,才能使智库运行顺畅,充分发挥咨政实效。
  为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推进 《特色专业智库发展规划》 落实,规划中提出:未来将以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为中心,整合学校现有科研机构、教学院系、协同创新中心和社科研究基地的创新发展领域研究人员,推动校内智库人员跨学科、跨领域有效聚集,推动成立“湖南创新发展研究会”,凝聚全省创新发展研究力量,努力形成开放
式智库组织结构,充分吸收校外优秀智库专家来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
  “成立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是为了改变传统智库分散研究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立足社会需求,形成了以商科为主体,其他学科为补充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组织”,副校长刘友金说。
  “我们希望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团队,凝炼一批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建设一个开放型的创新发展数据库,并能持续出版高质量的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定期举办创新发展成果发布与创新论坛,为社会发展献策。”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世宏说。
  为了形成可持续输出的“智力源”,创新发展研究院计划每年引进 1-2 名优秀智库人才,基本形成由专职及兼职科研人员组成的智库研究团队,努力构建湖南区域创新发展、城市创新发展、园区创新发展、企业创新发展评价数据库体系。“选聘的智库研究人员会定期进行量化考核,淘汰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增补具有智库研究能力和咨政建言能力的专家。”曾世宏表示,在院长责任制的带动下,能发挥智库首席专家的内引外联作用和智库核心专家的中坚堡垒作用,理顺智库研究机构与各教学院的合作协调关系。
构建新型智库 引领区域发展
  如何发挥智库对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中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在构建新型智库上,我们会继续下功夫,”曾世宏说道,“制定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和组织智库人才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增强四个意识;研究制定适应智库发展规律的学校引才用人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
  智库建设最终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智库成果转化需契合社会实际需要。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在创新发展领域的理论研究、创新指数发布、资政建言与服务社会方面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力争到 2023 年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智库,为争取下阶段建设成国家高端特色专业智库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的努力结出果实,湖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经省社科联组织专家鉴定为省内领先,多篇咨询要报得到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省委宣传部评定的“十大金策”和智库优秀成果奖,2018 年成功入选省委宣传部认定的专业特色智库。每年举办“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和发布智库研究年度报告,经新华社、光明网、科技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反响热烈。
  智库源起于“智”、专精于“策”、成就于“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校智库建设将坚持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