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人生中曾出现过美丽的意外,正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热爱生命。曾经的我不是很坚强,但我发现有爱则强,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在“芙蓉学子”优秀大学生评选宣讲会的舞台上,我校15级人文学院的吴玉容声音洪亮,字字铿锵。她动情的演讲,让人忽略了她的瘦小;自信的笑容,让人忘记了她空荡荡的衣袖。她的故事感染了在场师生,赢得了阵阵掌声。
她用一颗坚韧的心,书写了一首自强的诗;她用一只温暖的手,牵着很多人走出阴影。她如那折翼的天使,一路逆风飞翔,阳光明媚。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
阳光从树荫的缝隙中洒落下来,温柔而又灼热,一阵风过,书页随之起舞。像往常一样,吴玉容坐在十教前的草坪上,专心地阅读她最爱的 《老人与海》。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但就是打不败它。”她轻轻地念出声。
这句话埋藏在她心里 18 年。18 年前,她就没有被命运打败。
2000 年 10 月 1 日,吴玉容走在马路上,一辆大卡车在倒退时,不小心将年仅三岁的她碾压于车底。贫困的家庭、临盆在即的母亲、在外打工的父亲,初与世界照面的三岁女孩就在这场飞来横祸中忽地失去了右臂。
“我不记得被撞时的情景,只能依稀想起换药的过程。那种钻心的痛,至今依然清晰。”说话时,吴玉容习惯性地往上提了提右边的衣领,右臂的残缺导致她身上的衣服总往右滑。
由于事发时右臂伤疤多且严重,伤口始终无法愈合,加上经济的重担,父母只得带她到当地一家私人小医院接受了便宜的植皮手术,从大腿上切除一块巴掌大的皮肤来填补右臂血淋淋的伤口。随后,伴着身体不断生长,右臂残留的一小节骨头戳破了本就疤痕多、弹性小的皮肤,导致伤口发炎,年幼的吴玉容因此遭受着痛苦的折磨。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高中毕业前,吴玉容右手臂的伤疤反复发炎。
“忍住,你必须忍住。”无数个痛到辗转反侧的夜里,吴玉容都会在心里不断给自己鼓劲。面对家庭的贫困,懂事的她一直咬着牙不吭声,红肿时自己敷上湿柴灰降温,流脓时敷上捣碎的薄荷叶,或用旧毛巾包裹,用旧蚊帐缠绕,硬是挨到了伤口结疤。
“每次只要脓流出来,我就轻松了,我又可以专心做我喜欢的事情了。”小时候,吴玉容最喜欢写字,一有时间就拿出纸笔来练字。还未上学之前,是妈妈吴停桂教吴玉容识字写字。
“写字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要使劲地握住笔端,左手小指要狠狠地压住容易滑动的纸。每写一笔,小指就压一下,每压一下,已经龟裂变形的小指就会疼一下,有时还会流出血来,弄得纸上满是血迹。”吴停桂对记者说。
学会了写字,吴玉容就嚷着要去上学。“在学校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还能学到新知识,我很开心。记得一次下大雪学校放假,我也非要去,妈妈被我缠得没有办法,只好背着我
去,到了学校又把我背回来。”吴玉容开心地回忆起刚上学的那段时光。
然而,对学校的美好向往却在六年级时被低年级学生的无心之言给打破了。“为什么你用左手写字,你的右手去哪里了?”
“当时我的脑子里突然 ‘嗡’ 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也是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是一个独臂人!”曾经不以为意的事情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过去那个爱笑的女孩嘴角不再上扬。
进入初中后,吴玉容总是想办法躲避人群,课间操不去了,水也少喝了,就为了少去厕所。“我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害怕他人的指指点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在宣示着我的可怜。”没有朋友,没有交流,她一头扎进学海,希望在书里找到当初那个快乐的自己。
高中时,吴玉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获得了“娄底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拿到了生平第一份奖学金,此时的她被幸福环绕,殊不知病痛再次向她伸出魔爪。
“那个雪夜,我真的撑不住了,被窝再也掩不住我的哭声,室友们帮我联系上班主任,我才得以送医。”吴玉容强忍住泪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紧绷的神经让她身心疲惫,这一次她怎么也熬不过去了,到了医院才缓解一些疼痛。
经常性发炎,三天两头送医,吴玉容的高三就是在不停地往返于学校与医院间度过的。为了不遗落知识点,她把吊瓶带到教室,边上课边打点滴,一打就是七天。最终她以568分的好成绩考进了湖南科技大学。
大学四年,她刻苦学习,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荣获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南省残疾青少年励志奖、湖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学校“芙蓉学子”等数十项荣誉。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削铅笔时,没有另一只手拿笔,我就用双腿夹住;拧毛巾时,没有另一只手拽着,我就一节一节抓干;刷衣服时,没有另一只手扯着,我就脱了鞋用脚摁住洗;电脑打字时,没有另一只手协助,我就用下巴“敲”或用嘴咬着笔一个一个地“点”……现在的我还学会了剪纸、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毛衣。做任何事情,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肯定都能做成。
“我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
2018年10月8日,对吴玉容来说,这是非常特殊的一天。
广州的一所中学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希望她能去学校任教。“得知应聘成功的那一刻,我太激动了,原来我的教师梦还是可以实现的。”激动的泪水涌出眼眶。
在吴玉容的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
小学音乐老师吴梦梅是吴玉容心里的一直记得的好老师。六年级之前,吴玉容从未参加过“六一”儿童节,为了圆她的表演梦,当时的音乐老师特意为她排练了一个节目 《感恩的心》,由吴玉容担任朗诵者,其他小朋友伴舞。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被需要,我很感激我当时的音乐老师。”吴玉容粲然一笑。
初中时,吴玉容进入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直到吴祥文老师的介入。吴祥文是玉容初二的英语老师,初见玉容,就被她的一手好字所吸引。
“刚到这个班,角落里那个沉默寡言却字迹娟秀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写字的姿势有点奇怪,仔细看,原来她只能用她唯一的左手写字。”吴祥文怜惜地说起从前。
了解玉容的情况后,吴老师被她的坚强所触动了。“看到她,我感到很心疼,这么坚强的孩子,我该帮帮她。”在后来的英语课上,吴祥文老师常有意地叫吴玉容起来回答问题,晚自习时让她带领班上的同学朗读课文,讲解习题。
一次,学校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吴老师觉得这是锻炼玉容自信的好机会,便鼓励她参加。起初,吴玉容是排斥的,担心别人笑话她,吴老师答应给她想个好办法。
“I have a dream,and I want to be ateacher when I grow up……”吴玉容在台上大声地说出了这一句。演讲时,吴老师把玉容右边的衣服袖子塞进裤兜里。
“当时太紧张了,第一次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准备好的内容全忘记了,但那一句我记得很牢,说完大家还为我鼓掌了。”回忆起第一次演讲的情景,吴玉容有些不好意思。
“那次演讲让全校同学都认识了我,从那之后,我再也不害怕他人的目光了,我从此真正地生活在阳光下。而改变了这一切的,正是我的恩师:吴祥文老师。”吴玉容激动不已。
高中班主任彭爱娥老师,在 《文萃报》 实习时遇到的钟智勇老师、刘静老师,大学的班主任李康澄老师、辅导员王嘉敏老师……“遇到这些好老师是我的幸运,是他们在我心里种下了那个教师梦。”
就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吴玉容一直在奋斗。大学四年,吴玉容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高中语文教师合格证、普通话二甲、计算机二级等多项证书。她还辅修了多门有关教育类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她感兴趣而且要下功夫认真学好的。在课堂上认真做笔记,尤其是把在以后教学中会用到的知识和技巧记下来。每门课程都获得了优秀成绩。
吴玉容还格外珍惜每一次模拟上台授课的经历。老师布置任务后,她会提前十多天开始准备,在网上查资料,看全国讲课比赛中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学习他人的教学过程,再总结经验自己设计教案。
“设计教案是要花心思的,要把一堂课上得精彩,就要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吴玉容说。在设计好教案后,就开始自己讲,她会选择在晚上,而且是大家上完晚自习之后,一般都到了晚上9:00之后。一讲就是两个小时。
“晚上大家上完晚自习教室里都没有人了,我就叫上几个同学来作我的学生听我讲课,有时候也就是对着空旷的教室,把下面的桌椅板凳想象成学生。”在每一次的模拟授课之前,吴玉容要反复这样试讲不下十遍。
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到目前,我遇到了这么多好老师,我该是有多幸运。我想如果人生是一艘船,教师梦就是我航行的动力。为了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品德修养。我选择考研,就是希望考到我向往的华中师范大学,让自己的教师梦飞得更高。
“回报社会是我对自己的承诺”
“春节,原本是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突如其来的白血病,使本就贫困的玥玥一家雪上加霜……现盼求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伸出援手,给玥玥一份生还的希望!”
2016 年 2 月 17 日,吴玉容利用寒假采写的《涟源 15 岁女孩突患白血病 贫困家庭盼救助》新闻稿件发表在了娄底新闻网,一时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吴玥玥病情的关注和帮助,为玥玥筹集了四万余元医药费。
“玥玥真的很可怜,15 岁,才上高一。我和涟源市大学生联合会的成员们走访了她的家,一家人住的是四世同堂的木房子。玥玥十分懂事,学习好,身患白血病,无钱医治,忍受病痛折磨,无望无助,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心疼,就想怎样帮助她。”
一进大学,吴玉容便加入了涟源市大学生联合会,这个组织是由家住娄底涟源市的大学生发起成立的,他们致力于公益行动,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募款救助患病儿童外,她还和涟源市大学生联合会的成员们一起参加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购买一些物资,看望扶助当地的贫困户老人。
“我就想把社会给予我的爱传递下去。”吴玉容说。
2015年的夏天,吴玉容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一家人很高兴,但也开始担忧玉容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这些年为了还清当初欠下的医药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有过年才回家几天。如今旧账还未彻底还清,学费又从哪里来?
一筹莫展!“玉容,你可以上学了!”好消息从高中老师王述龙那里传来。
经王述龙老师的推荐,吴玉容得到了洗心基金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大学四年,爱心人士郁先生与李女士不断给吴玉容寄来学费和生活费,还一直关注着她的学习和生活。
“每到过年过节我会发信息问候他们,到了期末,向他们汇报成绩,在我心里,这是我目前唯一能够回报给他们的。”吴玉容说。
2016 年7月,吴玉容也加入了洗心基金会,这一次,吴玉容作为义工,参加了洗心基金会资助涟源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公益行动。两天里,他们跑了好几个村镇,走访了5-6户贫困学子家庭,了解贫困学子和家庭情况。吴玉容负责拍摄照片,做记录,记下他们的家庭情况和个人学习情况,并给需要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学子留下联系方式,帮他们解答大学学习生活的疑问。
参加完这次公益行动后,吴玉容在自己QQ 空间里发了一组活动的照片,还在空间里写到“存善心,行善事,快乐行善!”
在校学习期间,吴玉容还加入了木槿支教社团。头两年,她每周都到湘潭市亲园培智自闭症幼儿园陪伴自闭症幼儿小戴戴,带他一起做游戏,尝试和他说话、交流。30 余次的陪伴,虽然始终未能让到小戴戴开口说话,但她觉得很满足,“当他的小手紧紧抓住你的手指不放时,你就会觉得被依恋的感觉真好。”
“玉容不仅关注外界需要帮助的人,她也很关心身边人。”有一件事她一直记在室友谢思心里。
2015 年,冬天,一向早起的吴玉容洗漱时,发现停热水了。“这么冷的天,得让她们有热水洗漱。”想到这里,吴玉容抓起手边的一只热水壶,从六楼,蹬蹬……下到一楼,到开水房装好一满壶的热水,又爬上六楼,轻轻地推门进寝室,转身到阳台,把热水壶放好。接着,又拿起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吴玉容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八趟,跨越 840 级台阶。提着第四只热水壶到寝室门口时,室友们听到了声音,纷纷探出头来,看到阳台上摆放整齐、装满热水的壶,还有气喘吁吁,弓着腰,手也勒得通红的吴玉容,大家的眼睛模糊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除了生活,大家的学习吴玉容也很关心。从大二开始,吴玉容和室友们形成了一个约定。她会不定期地召集同寝室其他7个人一起学习,尤其是到了期末,她把每一门课的课件打印出来,然后给大家梳理一遍重点和难点,一起讨论。
就在前不久,吴玉容在参加完学校举行的“芙蓉学子”颁奖仪式后,就迫不及待地“赴约”,因为前一天晚上就和室友们约定在中午12:30 一起复习 《词汇学》 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还没来得及换掉领奖时穿的整装,没有放下领来的荣誉证书,吴玉容马不停蹄地跑到寝室,而室友们也已经准备好了复习的资料,整齐地坐好,等着这位“小老师”给大家讲课。
我一直受到许多人的关爱,让我感受到这个社会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我要将这份爱传递下去。现在我还只是做了一点点,今后将继续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爱心回馈社会,回报那些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