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年两赴联合国实习
俞莹蕾:做一个眼里有光的人□汪琴吴琼


  俞莹蕾,上外高级翻译学院2016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2018年,她得到两次赴联合国组织实习的机会。在有些人看来,她是幸运的,但俞莹蕾坚信,“当你把每个日常做好,机会来临时才能把握住。”她坦言,读研期间自己坚持做好了一件事———翻译。她将课堂上的积累运用到实践中,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参与稿件翻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俞莹蕾早已将“准备”化为了“点滴”。


  ▌缘起上外走向世界2012年,俞莹蕾考入上外国际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虽然高中时读的是理科,但上外却是她高考志愿中唯一填报的文科院校。人生目标是“多尝试”的她,将每一步收获都当作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由理转文、从上外走向世界”。俞莹蕾说这一路都离不开学校的平台和老师的启迪。大三的一堂翻译课上,她领会到翻译是达“意”的过程。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更重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这时的她突然体会到翻译的乐趣。
  大四那年,高翻学院研究生承担联合国秘书长竞选实时翻译工作的推送在俞莹蕾的心底悄悄埋下一粒种子,“如果能有这样一段宝贵经历该有多好!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去了解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世界在发生什么?更希望能够为世界和平发展尽己之力,因为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本科毕业后,俞莹蕾选择攻读上外高翻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硕士。读研期间获得两次联合国实习的机会,并加入上外高翻联合国新闻部翻译团队(DPI),后又担任团队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合作翻译了2017版《联合国概况》、2017年四期《联合国纪事》等联合国旗舰刊物以及联合国网页新闻等,累计翻译量为43000余字,项目管理量为10万余字。▌国际舞台从容面对2018年1月,第一次前往联合国实习的俞莹蕾来到维也纳办事处中文科,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因为这是一场比以往面临更多挑战的经历。实习期间,她主要的工作是翻译会议文件,涉及毒品犯罪、贸易法、麻醉药品等内容。翻译这些文件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刚开始她对贸易法领域内的船舶交易条例不太熟悉,翻译面临困难。但想起在学校课堂上老师就反复强调过“翻译人需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时刻保持着学习的能力很重要。”中文科审校老师逐字逐句修改她的译文,从概念到理解再到表达,详细批注问题,倾力帮助她。“这不仅是翻译技能的打磨,也是职业素养的沉淀。”俞莹蕾对这段经历感触颇深。
  2018年6-9月,俞莹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联合国纽约总部新闻部新闻和媒体司实习。除了翻译工作,她主要做的还是新闻网站建设的内容,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新闻敏感度,还需要有IT知识“打底”,快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习时间非常短,仅仅三个月,不仅需要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还要适应新的文化和环境,所以这也是考验综合能力的时期。”实习过程中,俞莹蕾保持着“箭在弦上”的状态,告诉自己多思考、多准备,设定目标并战胜挑战。
  给俞莹蕾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办公室6位同事,“初入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总会在同事的热情指导下顿时消退,他们给予我鼓励和信任,亦师亦友,这一路上少不了他们的陪伴。我们会做各种特色小吃,带来自己国家的特产,分享来自不同国家的味道。”置身于跨文化交流的交响曲中,俞莹蕾感觉十分奇妙。她说,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从她7年前来到上外就感受很深,学校的国际化不囿于形式,学生真正可以置身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中,逐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融。▌中国青年责任担当结束实习前一周的联合国大会上,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就当前世界形势进行磋商。正在实习的俞莹蕾感受到会议的氛围,也体会到了国际和多边事务中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两段联合国实习之旅给俞莹蕾的人生经历刻下了“责任和担当”的印记。回忆起实习期间参加的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妇女权利的媒体交流会,她说:“交流会上推广了一个APP,主要是宣传和指导女性如何保护自己,同时成立了一个组织帮助弱势妇女群体和得到不公平待遇的妇女发声,我们能看到整个世界在为争取女性的平等权益而努力着。”这样的活动让俞莹蕾感触颇深,“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只有我们去关注它,问题才会慢慢解决。”
  谈及上外学子为何深受国际组织的青睐,俞莹蕾说,这得益于上外每年为学生申请国际组织实习提供了平台,上外高翻学院学院和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上外高翻学院的培养模式就是以胜任国际组织需求为标准,匹配度极高。俞莹蕾还提及,“我们的国际组织实习项目都和专业相关,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就会训练国际组织材料的翻译,这些都是学生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包括学院开创性的远程培训模式,为日后走向联合国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上外学子在实习中也积累了值得认可的口碑。
  凭借上外提供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上外学子的身影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俞莹蕾看来,年轻人想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多作用,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需要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客观全面地讲好中国故事。”当然,话语权的争取并非一朝一夕,但是她相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壮大,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会不断提高,让更多人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形象。▌人生机遇点滴积累“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但经历过的都是财富。”俞莹蕾很喜欢强调这个词———“经历”。她感恩自己在DPI团队里度过的那段时光,作为专业译员的她将“靠谱”提炼为核心职业素养。“我们翻译《联合国概况》时正值研一暑假,项目差不多30万字。从审校老师到译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节负责到极致,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份稿件、强大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让我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谈到未来规划,俞莹蕾笑着说,“有时候会焦虑纠结,因为目前处在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关口,由学校迈向社会,未来如何发展,我会在心底自问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俞莹蕾保持着积极的心态,“经历过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会告诉自己未来该如何选择,然后你只需要一直保持向前,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