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校实习船 “育德” 轮2、 在 “雪龙” 号机舱工作的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校友合影3、 中日韩航海学术交流会4、 2017年IALA风险管理工具培训研讨会5、 2018年度航海类专业学生军事会操6、 航海模拟器
于历史长河中,40年犹如恒河沙数,但恰恰是这改革开放的40年,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集美大学积极投身改革发展实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一切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能看得真切!站在2018年的岁尾回望40年历程,盘点集美大学航海教育,我们切身感受着发展变化,更惊叹于其壮大的速度。
四十年来,我们见证了集美大学航海教育办学层次的跨越。1978年12月28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之际,教育部发出 《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 ,集美航海学校顺势改办为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实现了从中等航海职业教育向高等航海专科教育的跨越,学校也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1979年1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大专班学生,1984年增办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班。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为适应我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对高级航海技术人才的需求,1987年交通部向原国家教委提出将集美航海专科学校改为集美航海学院的报告,广大师生员工则加倍努力,积极从各个方面为建立学院创造条件。1989年5月,原国家教委正式发出《关于同意建立集美航海学院的通知》,学校由此升格为学院。并于1990年招收第一届海洋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的本科学生。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航海教育和科研上都创造出新的成果,迈上了新台阶。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广泛开展以调整、合并、联合、共建等为主要形式的改革。集美航海学院与集美学村的其他四所高校于1994年10月联合组建集美大学,1999年1月集美大学完成了实质性合并,航海教育成为多科性大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200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3年获准招收航海类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航海教育在多科性大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集美大学航海教育呈现出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船员培训为一体的完整航海教育格局。
四十年来,我们也亲历了集美大学航海教育办学规模的壮大。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集美大学航海教育立足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和国际航运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设置和调整了学科专业,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海上专业为核心,增加了交通运输工程、物流管理、航海保障、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海商法等航海类相关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6000多人(含诚毅学院商船系)、其中海上专业近40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50余人。同时,航海教育的硬件条件也明显壮大,由改革开放之初单一的院区,发展到现在的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诚毅学院商船系三个院区。拥有国内先进的航海雷达模拟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GMDSS 模拟器、轮机模拟器、航运与物流仿真模拟系统、自动控制实验室、热工流力实验室、机基力学实验室、机修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轮机自动化机舱
实验室、动力机械拆装实验室、船舶电站实验室、船舶电工工艺与电气测试实验室和水上训练中心、海事局无纸化考试中心、CAXA培训中心等技能实训基地;国家级船舶辅助导航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东南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厦门市海上交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柴油机测试中心、液压实验中心、防污染试验中心、虚拟现实技术中心等学科研究平台;拥有海上专业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总载重吨达6.4万吨,可同时满足138名师生在船上实习,集培训、科研和运输三种功能于一体。
四十年来,我们更体会到了集美大学航海教育办学实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校航海教育高度重视和坚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航运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坚持学习、实践和职业技能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设置与岗位核心技能的对接,将行业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围绕行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航海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是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及特色专业,轮机工程及航海技术教学团队分别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一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集美大学航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著称,受到了广大海运企业的欢迎和好评,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主力军,在高级船员特别是船长、轮机长和引航员队伍中,集美航海的校友“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业界形成了“集美航海”的独特品牌,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傅亚坚、陈久城、谢铭英、王新全、朱宝粦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极地考察船“雪龙”号的船长袁绍宏等一批行业模范;集大航海人走南闯北,参加南极、北极科学考察,参加“永盛”轮、“莲花松”轮、“天禄”轮等开辟北极航线,承担 《北极航行指南》 的编撰工作,积极展示集大航海人的“极地作为”,2017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授予我校“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集大航海人努力致力于科技创新,开展船舶助导航技术研发、智慧港口与智能船舶研究、通航安全论证评估等,助力航行更安全;集大航海人主动融入,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有担当,承担中国海事局与国际航标协会(IALA)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级航标管理人员培训任务,作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的大陆唯一具有资格的院校推动开展台湾船员无限航区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和履约过渡期适任培训,选派多批次船长亮相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亚丁湾护航行动,让校旗飘过亚丁湾。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目力所及,我们已经看到了集美大学航海教育累累硕果。而且我们还在路上,启航新时代,集大航海人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朝着美好的明天,继往开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