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我们一起走过
服务
2018年,走出象牙塔,北林人的责任与创新意识在社会服务中得到升华。
这一年,学校着力落实“四个服务”办学要求,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学校实施“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行动计划,大批量组织师生参与京津冀生态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恢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绿色冬奥等国家工程。
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采取“农校对接”消费、绿色学府与绿色草原“手牵手”等方式深入推进内蒙古科右前旗定点扶贫,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六个二百”年度工作目标。目前科右前旗建档贫困人数不断下降,各项社会事业明显改善,绿色资源实现有效保护,特色产业得到有序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启动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实践。6月20日,校党委与江西签署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林业战略规划研究等8方面的合作意向,标志着学校深度参与江西省生态文明和林业现代化建设。12月11日、12日,校党委书记王洪元率队赴江西省,进一步扎实推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战略合作向纵深发展。
全面支持日喀则市实施“美丽珠峰”战略新实践。7月18日,学校与日喀则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全面服务日喀则市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以生态环境改善和园林规划设计为重点,深度参与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冬奥会、世园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9月25日,校党委书记王洪元一行调研考察延庆冬奥会赛区迁地植物移栽地,在这里,数万棵从赛道区移植的树木长势良好、成效显著,这是北林教授团队技术支撑服务冬奥会首个完成的项目。
继续深入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工作。12月,学校与新疆农业大学签署《北京林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学科援建框架协议》,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夯实政策措施,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向新疆农业大学展开全面、立体的支援。
3个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队和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双百行动计划”市级团队名单;学校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行动;与吉林白山市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打造青龙湖国际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与沧县国家枣树良种基地开展科技合作;与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兰州大学携手打造美丽兰大校园等。
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学校注重发挥学科及专业优势,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学校牵头组建多学科教授服务团,带领学生在内蒙古科右前旗,深入当地5个乡镇、13个自然村,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分析制约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解贫脱困方案,展现北林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校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举行首届社会开放日活动,发挥一流学科优势与专业技术优势服务社会。
这一年,学校师生团队服务社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艺术学院“绿像素”设计工作室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植物知识,以专注和专业架设起植物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努力让公众参透植物的“秘密”。
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及党员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园林学院多个党支部40余位党员开展科普活动,将专业知识向社会推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周边社区实施“服务先锋”行动,支部和社区共建,组织社区环保宣讲每年10余次,志愿服务每年300人次,时长千余小时;研究生党员朱强博士组建成立三山五园研究团队,以丰富的形式积极传播历史文化。
越来越多的北林学子选择在服务基层中建功立业。2018年学校23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应征入伍,17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新疆西藏就业。
创新
2018年,学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这一年,林学和风景园林学入选北京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增加至5个;风景园林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国际评估,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全面启动,草业与草原学院正式成立,聚焦涉林涉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雁阵式”学科体系加快形成。
3月15日,林学院“青蓝”卓越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启动;9月23日,主题为“竹境·花园”的首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开幕。11月29日,2018年一流学科建设年度进展报告编制工作部署会召开,校长安黎哲指出“双一流”建设工作事关全局,要重点突破,确保建设成效。
这一年,学校扎实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合作完成世界首个梅花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构建完成世界首张梅花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成功获得世界首个桉树三倍体,有效提高全球重要用材树种的遗传改良水平;培育的4个芍药新品种获国际登录认证;发现猴欢喜属植物新种。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数量、经费保持在林业高校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量较上一年度增长40%,创历史新高;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ForestE鄄cosystems》被SCI收录,并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426,成为我国唯一一份进入JCR林学领域Q1区的期刊。
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从全球17名推荐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斩获年度Luc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水土保持学院朱清科教授荣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林箐教授主持项目荣获2018英国国家景观奖;艺术设计学院程旭锋副教授团队作品荣获国际艺术设计大奖及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大奖。
1月6日,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院成立,成为学术研究和行业交流核心基地。5月16日,学校新增工学院“林业装备与自动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和园林学院“城乡园林景观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2个重点实验室。10月,新获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项目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国林科院华林中心等15家单位共同实施。这些举措均有助于学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环境学院科研成果在SCITop期刊《ACSCatalysis》上发表;林学院教师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评论文章;环境学院科研成果在环境类Top期刊《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上发表;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和生物学院教授团队在植物学权威学术期刊《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信息学院科研团队研发“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APP”。
这一年,一系列重要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校举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第三届北京智慧园林高峰论坛、“林工”60年林木生物质利用高峰论坛、首届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法治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研讨会、2018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第四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论坛、环境哲学全国学术会议、中国农林高校设计艺术联盟2018年会等,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受到业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