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以来,由蒋学清、李京平、邵钦瑜、辛丁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一线教师和学院媒体中心人员组成的团队以参加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作用,通过依托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具有“交互式-个性化-自主性”特色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型立体化《新时代交互英语》教学系统和网络辅助管理平台,开创了“教-学-练-考-评”融合一体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现了高效的人机模拟交互、人际真实交互、实时动态的教学质量监管交互,为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辟了新途径。先后荣获“教育部大学英语教改示范点项目学校”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高水平教改成果。
“山以势而变,水以时而变,人以思而变,Wecanchangeandchangeforbetter!”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整个教学团队的创新思维。
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法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团队深入研究学习者个体差异,实施了五项行之有效的新措施。
1、针对“重阅读教学,轻听说实践”的问题,创建了语言技能均衡发展的交互式个性化课程体系。
2、针对“重课堂面授形式,轻网络自主学习”问题,创建了“教-学-练-考-评”
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3、针对“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创建了交互式任务型教学法。
4、针对“重终结性评估,轻形成性评价”的问题,创建了阶段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交互式量规化评估体系。
5、针对“重纸质教材讲授,轻立体化资源使用”的问题,创建了交互式立体化课程资源库。
为了便于落实,每项措施都配套设计了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教改创新点1、创建了融“教-学-练-考-评”为一体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网络学习系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基石,课堂多元互动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舞台,多维实时监控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课后实践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展示。
2、创建了两个体系:一是突出语言技能均衡发展的交互式个性化课程体系。通过“视听说与读写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听说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结合,实现了“以实践应用促听说教学,以网络自学促能力提高”的教改宗旨;二是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的交互式量规化评估体系。实时监控学习进度、实时反馈学习效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
3、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突破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教学法,实施“情境创设-主题探究-语言输出”交互式任务型教学法,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二是突破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采用网络与课堂、学与考、考与用三结合交互方式,实施每人每天使用英语的实践性“每每工程”,实现了人人踊跃参与语言实践,对所学主题表达无障碍;三是突破单一的纸质资源,创建了交互式立体化课程主题资源库,实现了师生不受时空限制,按需选择资源的自主学习目标。
应用成果丰硕1、加强实践,激发兴趣,提高能力。通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在增强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及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成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据调查,所有学生都认为新模式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86.3%的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89%的学生主动上机学习时间每周平均增加1.5小时;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提升显著。05级一级起点学生经过2年学习,口语机考平均分由4.3增加到6.7,全国四级统考一次性平均通过率从教改前00-03级的69.2%增至教改后04-06级的86%;英语竞赛获奖人数大幅度提高。从2002年3人获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一等获增至2007年2人获特等奖、11人获一等奖;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提高。在校生经考核选拔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场馆志愿者多达2463人。
2、加强教研,成果丰硕,提升质量。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少讲多练,减少了1/4的教学学时,增加了教学研究时间。
近年来,团队主持并部分完成了国家级教改项目13项、市级教改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多达36项。主编出版了《新时代交互英语》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0本,作为副主编出版了6本,研发了多媒体课件16册,公开出版教材、教学参考资料20多种。发表教改论文120篇,其中CSSCI41篇。
3、经验交流,示范辐射,成效显著。成果组成员受教育部邀请做交流发言共计148人次、专题报告共计70人次。4名教师被教育部聘为2006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巡讲组专家和2008年示范点项目检查组专家。从2005年9月—2008年9月,对外开设新时代交互英语示范课27次,接待国内外227所高校,共计1131名同行来校交流学习。
教改将继续深化下一步,团队深化改革的整体思路是:深入研究英语教与学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修订并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努力做到四年本科英语教学不断线,在缩短教学学时的情况下,深入研究网络与课堂有机结合新模式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着力打造英语实践课程体系和应用平台,创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拓宽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的时空,为整体提升我校本科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提高中西方文化素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