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对老夫妇找到护理部后

 

外一科的责任护士李青清楚地记得,54床的爷爷,是从重症病房转来的危重病人,一直下着病危,是每天的重点交班对象,班班医护人员都对老人不敢半点懈怠,半年后,终究还是没有战胜病魔,没法挽留住他的生命。李青她微蹙着眉头,神情里流露出几分不舍和遗憾,忍不住为医学的有限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天上午,护理部的每个人都和以往一样,聚精会神地埋头处理赶写着各种文案工作,却被两名不速之客打破了当下的宁静。

推门进来的是一对头发花白,衣着简朴的老夫妻,看年纪像是七十多岁的样子。

大家一开始,都以外是老人走错了地方,忙起身想送老人到要去的地方。老人连忙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解释道,他们这是打听着找到了护理部,他们有重要的事要说。

护理部李主任她们,出于职业的敏感,都觉察出要表达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和气地微笑着请老人坐下慢慢说。

老大爷开门见山:“俺叫王某某,是专门过来,找到你们护理部,来表扬外一科全体护士们的,特别是李青护士。在俺亲家公住院期间,俺常过来陪床,这闺女对俺亲家照顾的特别好,对俺们陪人也很好,不笑不说话,开口都是爷爷奶奶地叫着,逗的病人可开心啦。俺亲家虽然他人走了,我们也不用陪床了,俺和俺老伴还常常说起你们医院的,像好闺女一样的护士们,俺们要是不亲自过来,说说俺们的心里话,很是过意不去。俺是专程登门道谢来的。”

老人像是怕被打断似的,一口气道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这也是他从陪护角度表达出的原汁原味地感触。

我们的匠心暖护,让我们对病人及陪护有了更亲切自然的称谓,有了在每时每刻面带真诚的笑容下,能拉进情感的善意沟通。“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的每日言行,虽像春雨润物无声,但还是被我们的病人和家属收到了,看见了。

我们也要感谢这对老夫妻对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和表扬,是他们的善良和真诚,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被理解,被看见的温暖。

田立红  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