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解密品牌背后的故事


  他们,一次次的创新突破让美国专家竖起大拇指,一再称赞“very good”;

  他们,清除了地质隐患,变废为宝,带来了“金山银山”;

  他们,被誉为“水淹矿井的救星”,在全国煤炭地质系统享有盛誉;

  他们,用相机记录着每一幢建筑的精美纹理,用笔尖指示着每一条路线的前进方向;

  他们,是个性化艺术品的创作参与者,是运用大数据让印刷美化大众生活的使者;

  他们,匠人匠心,不断建造精品优质工程,开拓品质空间……

  经过多年培育,长江地质、绿色治灾、水文地质、煤航三维、中煤印务、中煤建工等品牌进一步彰显,清晰地感受到了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坚韧与执着!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解密品牌背后的故事,感受品牌的魅力。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铸就“长江地质”品牌灵魂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22年坚守、22年精心培育,将“长江地质”铸就成为地勘行业创新转型的品牌代表和企业强劲发展的助推器。

  一个品牌,不仅是一面旗帜,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讲,它更是一种精神。在海拔4700米的西藏羊易,长江地质人连续3年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等困难,面对常规方案和普通设备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创下“高温高压”“放喷流量”“综合测试”3项纪录。一次次的创新突破让美国专家竖起大拇指一再称赞“very good”,这也正是长江地质人“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精神的最好见证。

  在“生命禁区”青海茫崖,海拔3000余米的沙漠深处,勘查院连续2年完成预查到详查,钻探进尺20000余米,填补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系统在西部地区深层卤水钾盐勘查空白,也实现了勘查院的一次成功转型。“环境是恶劣的,身体是冰凉的,但每每看到源源不断的卤水从抽卤管喷涌而出,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青海茫崖项目组成员在寒风中笑着说道。他们在这一望无际的戈壁中,凭借毅力和智慧,一步步攻克深层卤水钾盐勘查施工的多个技术难关,探索研究出了一套系统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盐湖类矿产勘查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精神已深深融入长江地质人的血脉之中。


  以“三边”模式开启绿色治灾之路


  浙江煤炭地质局一队以“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生态环境修复企业”为使命,创新性地提出了“三边”模式经营思路,“绿色治灾”品牌优势实现飞跃。

  位于长兴县煤山镇的大煤山石灰石矿是湖州南方矿业有限公司的核心矿山,2012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列为“国家级绿色矿山”第二批试点单位。但受制于传统的矿山治理经营模式,该矿环境治理情况并不理想,出现了保供困难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一队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提出了“边开采,边治理,边返还”的新型经营模式,简称“三边”模式,即企业垫资进行矿山治理,然后由政府、国土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把矿山业主先期缴纳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返还给业主,业主再支付治理工程款给企业。“三边”模式有效解决了资金、技术等问题,大大推动了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合理、有效、高速开展。

  《中国国土资源报》《湖州新闻联播》《湖州晚报》《长兴新闻》等都对“三边”模式进行了报道,多家矿山开发和环境治理单位前往示范点——大煤山石灰石矿边坡复绿项目进行参观、交流、学习。湖州市政府及自然资源部门已采用这种新型经营模式,并逐步在湖州地区的矿山企业进行推广。如今,“三边”模式的多方共赢已成为一队品牌维护的重要方式之一。


  科技创新汇聚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


  “水文地质”品牌在“邯邢煤炭基地”建设中诞生,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前行,现已发展成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新能源开发利用四大板块的产业集群,连续三届当选“中国AAA信用企业”,在煤炭工业行业树起了“煤矿防治水的领跑者”“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先行者”的品牌形象。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44年的发展历程中,水文地质局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在国内首次将羽状多分支水平定向钻井技术成功应用在煤矿防治水区域治理领域,实现了煤矿防治水“六大”理念的转变,创造了国内同类领域4项施工纪录,“勘查——设计——施工”一体化引领了煤矿防治水“诊病”与“治病”的技术前沿,可解放国内8个煤炭基地受岩溶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量共计1270.96亿吨,其中13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740.56 亿吨。在贵州凯里鱼洞河流域50多个废弃无主矿井综合性水生环境修复PPP项目中,水文局采用“一矿一策、源头+末端治理”方法,预计将带来10亿元的经营收入。

  水文局同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开展浅层、中深层、超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的地勘企业,“取热不取水”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将引领北方地区供暖方式的变革;贵德干热岩ZR2井勘查实现“钻孔深度”“钻遇地层”“井底温度”3项突破,为建立我国首个干热岩勘查开发示范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绽放“煤航三维”品牌光彩


  在航测遥感局的产业链中,有这样一个技术已经得到业界的普遍赞誉。它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城市规划、市政管线、城市部件、应急系统、智慧旅游、文物保护、水利水电等诸多领域,近年来,累计完成建模总面积4000余平方公里,各类模型总数超过100万个,它就是“煤航三维”技术品牌。

  在“煤航三维”人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项目不仅是跑出来的,更是从品牌中沉淀出来的。”有这样一个案例,在西安航天城警务大数据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影响了航空摄影的工期。为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团队全力以赴,对每一张贴图负责,对每一幢建筑负责,时刻谨记“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深夜,煤航信息大厦7楼东北角办公室还亮着灯,那是三维技术人员在加班。连续两个多月,大家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客户制作精良的方案设计,一直到项目保质保量如期提交。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业主方验收,应用于西安市警务安全应急系统,并吸引客户主动联系,达成了“陕西咸阳机场室内外三维激光扫描及建模”等项目合作意向。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煤航三维”业务市场已经覆盖上海、西安、武汉、青岛、无锡、包头等众多大中城市。“煤航三维”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持续绽放,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煤航的美誉度。


  匠心传承,助推品牌文化传播


  有人说,小企业只有坚持不懈走品牌建设之路,才能成为产业的巨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经过时间的淬炼、时代的洗礼,第二勘探局中煤(北京)印务有限公司在“匠心传承,助推传播”使命的引领下,已由一家传统加工型企业转向以功能印刷为载体,提供文化信息媒介产品的服务商。

  把最美的艺术品、最优的消费体验带给客户,这是中煤印务的使命。中煤印务不断创新升级管理理念,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自主研发网络信息处理平台,自动导入客户数据,自动处理生产信息,自动形成经营数据信息流,自动结算数据流,全程智能快捷准确。截至目前,已申请7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先进的理念、产品和服务,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美誉,也为中煤印务赢得了高品质的客户市场。除此之外,互联快速交互,让他们获得了与百度、饿了么、易到网等商界“大咖”合作的机会。2016年,腾讯主动邀请中煤印务参与微信支付信息物料供应商的竞争。凭借快速的反应、优秀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的网络对接平台,中煤印务在13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3家指定供应商之一,占比40%,分配份额最高,并在合作过程中,连续多次在QC评比中被评为“S”(Super)级供应商。如今,全国微信支付物料场景信息有三分之一是他们制造的。

  从个性化定制印刷服务到将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融入现代技术,从实时传输数据、实时生产到搭建印刷供应链管理及电商平台,中煤印务将朝着信息文化文创交流中心、大数据互联网信息集合中心的方向迈进,引领行业创新,推动产业链纵向发展。


  匠人匠心,建造精品优质工程


  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秉持“做一个专业的建筑工程承包商,做一个系统的城市建设运营商”的“两商”定位,坚持“从地下到地上、从低层到高层、从开发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发展战略,着力筑造安居梦想,切实开拓幸福空间,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全力实现跨越发展,逐步成长为一个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业务遍布 20 余个省份,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集建筑施工、土地开发、建材贸易于一体的管理型、技术型、效益型的中央企业。

  精品优质项目是品牌建设的基石,彰显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煤建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经营理念,匠人匠心,建造精品优质工程,开拓品质空间。咸阳博物院“七星突击队”是中煤建工工匠精神的缩影。“在施工技术和质量方面不能有一点含糊,我就是那个‘黑脸包公’。”项目经理张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项目人员各展所长、精诚协作,以项目为作品,聚焦细节,精雕细琢,深耕细作,助力项目荣获省级“建筑优质结构工程”“省级文明工地”等多项荣誉,并积极争创“鲁班奖”,咸阳博物院也将成为秦汉新城的地标性建筑物。这样一群追求“工匠精神”的建工人,不断开拓推出优质的建工作品,凝聚中煤建工最强竞争力。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当前,中国正进入一个品牌建设的“黄金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让我们继续保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闯劲和锐气,打造叫得响、传得久的“金字招牌”,为推动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细化落地,为总局改革发展蓄势积能、打造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