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让公益精神薪火相传——记英语学院“萤火虫”志愿服务项目


我校志愿者组织初中生参与教学活动

我校志愿者为初中生讲解英语知识


  “萤火虫”志愿服务项目是英语学院一个特色志愿项目,从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14年。这是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活动,让大学生们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感受爱与奉献。
  英语学院的院长尹秀丽老师说:“我们这个活动是希望同学们可以奉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对社会、对所学内容的见解。把公益精神、桥梁精神发扬光大,努力让支教成为一种习惯,为社会做出贡献。”
用细心化解困难
英语1601班的周思进是本学期“萤火虫”活动的负责人。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是源于老师在朋友圈里发的一个信息。本着对教育的热爱,她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培元中学开展支教活动。
  这是周思进第一次接触初中生,虽然以前接触过一些学生,也有丰富的带队经验,但以前教的都是小学生。“初中生比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些,也更难去控制课堂秩序。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大姐姐看起来都很年轻,就没有那么大的威慑力,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方法的话,那些孩子就很难去听我们讲述的内容。”
  教学群体的改变给一开始的支教工作带来了困难。大家都还沿用着教小学生的习惯,哄着初中生上课。再加上团队协作不太默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都依照自己的方式去讲课,初中生们不知道该去听谁讲的,教室内一度很混乱。
  “我们是老师,场面失控也就是我们的失职,我们肯定不能让学生迷茫,更不能让学生看到我们老师之间因为教法的不同而出现争执的情况。”周思进说。于是,她很快便决定将这次支教活动主题定位英文话剧排练,把任务进行了细致具体地分工。“只有大家协同合作,才能达到群体性的教学效果。”
用温情教导孩子
如何分配角色,让初中生们愿意参与进来,是周思进这次教学任务的关键问题。
  “我们在给学生们分配角色的时候,都是在和学生有了充分的接触之后,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去安排最适合的角色。剧本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添加修改一些台词,每个老师之间都会及时沟通上课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好自己的上课内容,同时汲取其他人在教学上的优秀经验。”周思进介绍说。
  尽管计划周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难题:有些初中生喜欢正面角色,不想扮演反面角色,进而对教学活动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在下课的时候看到有个小女孩趴在桌子上哭,过去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因为那个小姑娘不想演反派角色,她觉得很委屈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和老师沟通。”周思进说,“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在一部话剧里面,角色无论正反都很重要,反派的戏份也会同样出彩。在安慰了一番后,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便和家长们进行沟通,希望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初中生们理解我们的故事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周思进和志愿者们经常会和家长进行交流。因为孩子最容易去倾诉的对象就是父母,通过父母们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去了解学生对于角色的分配是否满意,对于上课的方式方法能不能接受,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并看待学生平常的各种表现,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更好地敞开心扉,他们也鼓励学生们积极努力,做多方面的尝试。
用付出铺平道路
“萤火虫”的队员是面向全校招募、面试后选拔出来的。“这是我们英语学院一个很大的项目,除了选拔志愿者外,还需进行教案试讲、教案修改、购买教具等准备。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取决于老师的坚持付出和同学们的热情响应。”尹秀丽院长说到。
每次活动开始前,教师王学睿都会一遍遍地和志愿者们一起完成教案的修改与完善,开展授课培训,组织集体备课,让大家对教案有更深入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她还要进行资料的整理,对“萤火虫”活动的资料加以整合收集,建立档案,方便下一次活动前开展培训。“我们都希望这个活动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作为英语学院的办学特色,给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培养为社会奉献的意识。”王学睿说,“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活动范围,准备与多所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为学生们更好地在专业实践中提高教学本领,培养教学工作兴趣,树立投身教育的人生目标。”
  “萤火虫”项目受到中学老师的热烈欢迎。培元中学的老师们说:”学校很重视“萤火虫”活动,它在加强班级活动建设的同时,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加强了英语口语学习能力,让学生有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机会,展示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在期末的话剧表演中,许多家长都感慨地说:“看到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上的进步和积极展现表演才艺的热情,让我们倍感欣慰。吉林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付出了许多努力,真心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