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工艺是我的根基———访1997级工业设计学院校友梁夕伟梁夕伟,1997级工业设计系校友,济南优耐特展览展示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您离开学校将近二十年了,再回到母校有什么感受?
梁夕伟:我觉得真的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我们同学们十年聚会的时候,因为我们当时是在老校上学,我们在老校集合的,然后来到新校,面积大了十倍,我们学校当时不到六百个同学,现在学校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学生的素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参加交流活动,我觉得特别棒。
记者:您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是怎么样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呢?
梁夕伟:我当时三年级就在外面兼职,那时候刚开始学计算机画图,咱学校还是有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我的毕业作品做得还是不错的。
记者:其实在外面做兼职也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
梁夕伟:对,因为在外面会逼着你去学一些软件,了解这些材料,确实对我的影响很大。
记者: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多会出现从学校步入社会后不适应,那根据您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您觉得我们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和工作呢?
梁夕伟:我觉得在大一大二学好了基础以后呢,到了大三大四就会有一些平台和机构,我希望同学们可以积极参与进去,在实际解决项目的过程中,你可能就会了解到一些材料的问题,以及探讨我们最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我们要介入到企业当中去,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个人感觉就是,你在学校里对哪方面感兴趣,或者你对哪方面比较熟练,你毕业了就去从事这个方面,与社会接轨的时间就会越短。总之,我们还是要早去介入到实际项目中。我也觉得我们学工业设计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个科目要求我们立体地去解决问题,综合地解决问题,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一定要以人为本,要克服自我,解决问题一定要上升到客户的所需,我们不光是做设计,更是为客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工业设计特有的一个优势。
记者:您对母校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梁夕伟:我觉得非常自豪,咱们同学们一定要和学校的老师们一直保持联系,我当时九几年没有什么根基,有什么困难都会去找老师沟通,所以说母校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事业起步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好的事情,母校真的就是自己的根基,有什么事都可以和老师沟通。
记者:那最后您有什么话想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说呢?
梁夕伟:祝贺你们吧,你们选择了一个好的学校和一个好的专业,学工业设计不同于其他专业,会在工作过程中让我们不断去进步,比如我们做展示设计,有时会遇到一些项目就会让我们去查阅一些不同的资料,去了解历史、文化或者是心理各种方面的知识,因为设计这个东西你要永远走在客户的前列,就要去不断学习,这就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期望。
记者:非常感谢学长今天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会把您的建议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祝您事业更上一层楼。
梁夕伟:好的,谢谢你。(工业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