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人间风月如此
□国际交流学院 丛静宜


  我们生而为人,怀揣着沉甸甸的爱和一颗充满激情与热忱的心来到这世间走上一遭,看遍这山河的磅礴,这星月的风流,这人间的春华竞芳,这天地的恢弘壮阔。你是否会被哪里的多情牵住了脚步;你是否会被哪处的忧伤婉转了柔肠;你是否会被哪里的浓烈迷醉了心神;你是否会被哪处的壮阔重铸了芬芳。在这世上,总有那么一处让你不记得归途,让你沉醉在梦乡。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古老的水乡,有多少文人墨客沉迷于此,有多少风流韵事在这里诞生,它就是无数人心中梦想的天堂圣地,在那里,仿佛一草一木,一花一水都充溢着无边的风月。江南,并不是某一座城市,而是一片地域。我曾有幸去过,心里准备了无数的溢美之词,咀嚼的滚瓜烂熟,只待到达时便倾吐而出。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当我真真正正地看到它时,我发现没有一个词能够形容它,一切都是不足的。就像你没办法对着西施只是干瘪瘪地吐出一句:“你太美了。”太过于肤浅,也太过于直白,你这样做只会过于唐突。千言万语,仍是吐露未足羞。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的水就是一块绿色的翡翠,波光潋滟,多情缠绵,惹得游人驻足,不肯离去。只一眼,足够了。低下头,会发现它在朝你抛着媚眼,抬起头,会发现它在为你照亮人间。它不会轻易地从你的世界中撤离,而是散发着丝丝绕绕的韵味,来牵扯着你的思绪,极尽缠绵。我站在雕蓝倚翠的画船船头,行至湖中时,河堤上满树的云锦蒸霞蔚,盛开的热烈的荼蘼,灼痛了双眸,正好的风华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画船中有一位身着靓兰百蝶花色汉服的女子,齐胸的襦裙,对襟上的带子系成了蝴蝶的模样,软软地垂着,欲飞未飞的模样不知平添了多少的绮丽温婉。船上佳人,怀里琵琶,低眉信手续续弹,配上那多情甜美的吴侬小调,我真不知拿这地方如何是好!这位姑娘唱的是苏州评弹,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曲艺之一。你或许会听不懂这吴侬软语,但是没关系,曲中有情意,贵在心相通。婉转的风月小调会从你的心底里勾出对过去的缅怀与向往,这只是现代的社会,若是真的生活在古老的江南,那会是什么模样?人自醉之,心向往之。
  杜牧有一句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殊帘总不如。”古语更是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扬州便是江南最杰出的古城代表。自古以来,它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鱼米之乡,是风景胜地,是美人之乡……美词都冠在它的名上。
  我漫步在西湖边,读着古老的雷峰塔的传说,想着苏小小的动人,念着秦淮八艳的梦幻,感叹着俊美无双的周郎。这时,我看到了在参差披拂摇曳生姿的柳枝掩映下的柳堤,想着西湖经过无数人的修葺而变得温柔可人,从过去的泥泞堵塞,寸步难行,变得鱼肥水美,我的心竟被濡濡地沾湿了。
  记得小的时候背过柳永的《望海潮》,少年人尚且不懂江南的风景只能凭空幻想。可是,在某一日忽然地就发现原来答案都在词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试问,如何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烟柳花桥,风帘翠幕”试问,何为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湖叠巘清嘉”试问,何为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清,菱舟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所以才有了“归去凤池夸”。
  原来在如此早的时候,江南就发给过我讯号。可惜,我当时不懂,如今细细想来,恍然大悟。想着词,念着人,品着醉人的风景,我脑中倏地一片清明,不是我在欣赏江南,而是江南在接纳我这个外人。它在用自身的底蕴感染着我,向我展示这千百年来让人醉生梦死的潋滟水乡。让我不仅人在江南,心更是要长久地留在江南,让我在离开它之后活在相思中,温柔地老去。
  真真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从此,江南成为了我梦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