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于 2014年的霍尔果斯市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高速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新疆自治区与伊犁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霍尔果斯国门口岸的形象深入人心,腾飞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城市建设,吸引了海内外的关注,但谈及本土文化,人们往往不甚了解,以为霍尔果斯仅是新兴口岸城市而已。
2016年仲秋,笔者援疆挂职霍尔果斯建设口审规时,因感到支撑城市文化旅游所依据的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不明,研究人才体制机制发现本地缺少人力资源基础,更忧虑城市单一边贸经济受外部国际政经环境影响存在高风险,故而构思挖掘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扩大口岸新城在国家“丝路”战略中影响力的设想,起草提交了开展霍尔果斯历史文化研究建设相关系统工程的项目建议,获批后即受托组成课题组分两阶段做了前期研究。
为摸清有关情况,第一阶段围绕把脉驿站千年历史,填充口岸文化内涵需获取客观依据要求,先在受援地兵团、边防和地方不同行政主体所属 1908. 55平方公里的辖区及邻域内,在1年多里问询逾 200人行程近 2000公里,就现存或曾有的不可移动文物史迹,基于源自各方有关史迹遗存的信息筛分后的调查,终于将原多属风影态的史迹遗存情况,用严谨认真和第一手亲见所摄实物图片,给出了近4000张资源现场照的真相说明,且就有关边境文化问题,走访过霍尔果斯和都拉塔等口岸及伊犁、博州及阿勒泰和喀什等沿边地州部分县市。
经初步查实,该区域蕴藏着十分丰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以有形史迹载体的遗址或遗存等不可移动实物态文物之数量众多,远超以往资料记载,其价值不可估量。所获得的不可移动文物,共有八大类属性,73个子项,总量达 102单项的资源,其中古代石刻岩(石)画遗迹和碑石、古窑场遗迹、古树名木和寺庙等超过 3/ 4,为首次发现或初步确认。查实的石刻与岩(石)画等遗迹极可能将本地人类活动史纵深前推数千年至石器时代,而代表草原文明的古石人和高度疑似巨型石墩古墓及战国至汉唐蒙元和民国时期的众多古墓(葬)群,建于隋唐的索伦故城和作为察合台汗国(元太祖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汗国)都邑时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埋于地下的辉煌王城阿力麻里,还有清伊犁将军统治西域所筑九城之一的“拱宸城”等,上百件遗迹(存)实物资源都佐证着该地具有古今不同年代相当完整的历史文化,为特区未来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诸多文化遗存(迹)表明,该区域文化个性十足,内涵极其丰富:不仅有清晰显现人文脉络特征的古代草原游牧文化至屯垦时代的农耕文明,更有异彩纷呈争芳吐艳呈悖逆景观的绚丽奇葩—— —既是国家重要边关口岸霍尔果斯,更曾是从 13世纪至 19世纪的 600多年时间里影响西域及中亚一带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的汗国都邑中心阿力玛里王城,中哈国际合作中心和电子商务则是当今最为开放先进连接新丝路经济纽带的现代文明。这里现代边城与古代王城遗迹同在,草原文明与电商时代的标志共存,东西文化碰撞,不同文明交汇融合,是“一带一路”上真正具有文化奇葩魅力,无限发展前景的异彩纷呈之古城新市!
调研查实过程中,笔者深为祖国边疆边境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震撼,深感找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文化产业所需内在动力的不竭源泉。但也发现了影响有关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的因素和制约边疆边境地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且惊异于该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古城遗址和古墓葬遗存等被严重损毁和破坏,非法盗墓者对古墓葬的私挖盗掘和偷窃活动很猖獗,大量古文物流传留存民间,文物地下黑市疯狂,非法文物买卖暗流涌动,令人吃惊。对此,课题组反复研究,提出了加强边境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的对策与基本建议,并形成了近 17万字的 《调研报告》,希望理清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经济的思路,摆正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积极创造有利于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良好环境,发掘好特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与后劲,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和财政增收的新渠道。
目前,苏州援疆组的全体同志正在努力尝试把苏州保护古城、建设文化强市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有效地应用于霍尔果斯城市文化工程建设的实践。希望帮助其扬长避短,避免城市建设重走一些地方“发展-破坏-再恢复-再重建”的老路,实现对口支援城市在文化与经济建设并行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弯道超车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