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人生在勤 尽心而行—访14级化生学院熊娜萍同学




  前言:近日,来自14级化生学院的熊娜萍以优秀的成绩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录取。中国科学院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熊娜萍顺利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被录取的消息给宜春学院莘莘学子以巨大鼓舞。考研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路程,它对人的意志力、判断力、交际力等综合能力的考量都是不同寻常的。乘着学校的考研之风,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熊娜萍———一位不缺乏勇气和毅力的人。突破瓶颈,素心求知熊娜萍的专业研究方向是肿瘤与炎症的微环境,肿瘤研究的方向有很多,而熊娜萍则选择了肿瘤微环境。目前为止,这个领域还存在着许多的未知谜团,需要熊娜萍付出更多的心血发奋研究。
  “考研之初其实并不轻松,每天早上我都要七点前到达图书馆,然后等到图书馆闭馆才准备离开,这是一个极难熬又特别受益的过程。记得临近考研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会在图书馆闭馆后找个地方继续学习,有一次最晚待到十一点半才回到寝室休息。那种疲惫而充实的学习状态让我觉得十分珍贵。”熊娜萍的一番叙述让笔者不禁感慨“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和许多人不一样的是,熊娜萍待在图书馆的时候,对自己有个要求:禁止带手机去图书馆。在问及原因时,她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上的信息负荷量越来越大,如果学习的时候带着手机很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从而事倍功半。既然我已经打算去看书,就不能带手机干扰自己。”确实,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自律,对自己的约束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在问其考研瓶颈时,熊娜萍坦言道:“17年6月份时,我把书本资料整整看了两遍,但却始终觉得心里空荡。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搭积木,越往上堆积越害怕自己功亏一篑,当时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积累,牢固自己的知识体系。”俗话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你付出的汗水和泪水不会欺骗你。熊娜萍说:“我像是一只南极的企鹅,在将要上岸时,它会猛的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命沉潜。潜的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就越大。企鹅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后,摆动双足,迅猛而上,蹿出水面腾空而起,然后落在陆地之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
  熊娜萍一步一个脚印,天道酬勤,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她不仅在班上担任团支书,在社团成为优秀骨干,而且先后获得一等奖奖学金和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饮水思源,以笔思己“如果不来宜春学院,我能去哪呢?”熊娜萍的话简单却有力。相比于其他人的失落与无奈,熊娜萍却始终对学校保持着一颗感恩之心和赤子之爱。她说:“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提供这个平台,正是因为学校有丰厚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我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科研梦想。来宜春学院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其次她也非常感谢经常给予其鼓励和关心的老师们。无论是老师日日夜夜的教导和背后付出的汗水,还是朋友和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之间的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说实话,他们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没有昨日的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熊娜萍的一席话,既显真挚,又现品格。笔者无不为其钦佩。
  在沉思了一会儿,熊娜萍又补充着说道:“同样我也是一个喜欢有竞争生活的人,有了竞争,人才会充满动力地继续拼下去。”诚然,正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出现,人才会充满斗志,激发自己奋发向上。“读进化论,我赞成达尔文,没实力的就有淘汰的可能。”这是蔡健雅的《进化论》里的一句歌词。竞争往往会催人向上,以一颗最饱满的心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当问及平时的兴趣爱好时,熊娜萍说:“我爱好书法、文学、佛学、中医、戏曲、影视和写作。特别是写作,我尤为热爱。因为写作一能记录自己的心路旅程,二能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记得《旧唐书·魏徵传》中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在写作时不但可以挖掘自己的文字潜能,而且达到了审视自己的目的,我对于写作的热爱既偏执又感激。”
  志存高远,寄予未来“考研的成功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其实只是我目标当中的一小段。以后我想硕博连读,挑战更高质量的课题,写出更富有学术性和理论性的专业论文。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去国外顶尖的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迈入更高层次。”这是熊娜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却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在大学许多人抱着迷茫与浑浑噩噩度过四年生涯,熊娜萍却以超乎常人的努力与坚定完成大学目标。
  在谈及给学弟学妹的寄语时,熊娜萍略微思考了一阵说:“大学生不光要读书,要多去拓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本外的很多东西,都是依靠兴趣而来。而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想清楚明白后就不要轻易放弃,骨子里要有不服输的劲,不要轻易对挫折妥协;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要有任何杂念。遇到困难要坚持下去,要始终坚信会看到成果。要享受竞争,享受竞争成功后的畅快,也从竞争失败中成长。”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正因熊娜萍勇于挑战困难,直面竞争,化压力为动力,经历了一番寒彻骨,终于迎来梅香扑鼻。
  后记:钱钟书曾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做学问得有一颗朴素的、无功利的心。所以他生前一再奉劝别人不要研究他,反对别人为他写传记,反对建立“钱学”。这些矜持和风骨,充分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熊娜萍很喜欢钱钟书说的那段话,相信她也会坚守自我,创造属于她自己的辉煌。让我们再次祝贺熊娜萍录取进中科院,希望她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