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志愿者
编者按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在我们的大学生群体中有许多热心公益的同学投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有些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有些在学校大型活动中默默付出,你有过做志愿者的经历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志愿行动 你我同行
康复学院2016级 彭帆
来到大学后,有了很多做志愿者的途径,也满足了我想做志愿者的小小的心愿。有一次我参加了长清区双语学校的支教活动,在参加支教的前一天,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群说着流利的英语、衣着整洁的孩子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奔跑嬉戏……当我们的汽车顺着公路越走越远,窗外的风景由林立的大楼变成了简陋的平房,柏油路变成了土路时,我才意识到我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乡村。下车后,学校门口一块字迹斑驳,破损严重的牌匾依稀可辨认出“长清区双语学校”的字样。校园内有一栋三层高的教学楼和一块水泥铺成的篮球场,我们的支教活动就在这块篮球场上进行。
我们到达时,孩子们还没下课,校园里空无一人。听同行的师哥师姐们说,这个学校没有体育老师,所以我们每周四来一次给孩子们上体育课。由于每周只有一次体育课,因此这节课是从一年级到初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上的一节大课。下课铃声响起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从教学楼里跑了出来,一个个活泼可爱,见到支教的哥哥姐姐们便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大一点的男孩子们拉着支教的师哥们打篮球、踢足球,一时间操场上热闹了起来。
到了上课时间,操场上依然乱作一团,孩子们你追我赶,玩得很是开心。我的任务是教孩子们学习武术操,授课对象是一群3-4年级的孩子们。孩子们活泼好动,整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队伍站得七零八散,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每教一个动作都需要大声地呼喊,每个孩子的动作也需逐一纠正,一堂课下来,我嗓子都要哑了。不仅如此,还要照顾到喜欢脱离队伍的孩子,教导他们不能乱跑,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照顾好一整个班的孩子们,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辛苦。
在支教过程中,看到一些孩子穿着很久未洗的校服,黑黢黢的小脸冒着鼻涕泡,一双小手被冻得黑红,指甲缝里的污渍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清洗了……询问老师后才知道他们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父母外出务工而无法照顾他们,而爷爷奶奶年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在思想道德、身体健康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需要老师们的重视和关爱。我们能力有限,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作为志愿者的职责,带孩子们上好体育课,让他们强健身体,在运动中收获快乐。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们。
多虚不如少实
中医学院2018级 邹妍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起初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自认为只要我自己活得足够优秀,我自己的人生足够精彩,我的人生便是有价值的。而直到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活动,我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真谛。
碍于高中毕业素质拓展的“华丽”,我不得不参加了去敬老院的志愿者活动,在去之前,我内心是严重拒绝的,认为这不仅浪费我的学习时间还浪费了我陪自己家人的时间,内心不自觉地吐槽学校净整这些“虚”的,只要把学校升学率搞上去不就足够了吗?
到了敬老院之后,我仍旧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因为在我看来跟陌生人聊天活动,只是“强颜欢笑”的互动。不情愿地表演着事先排练好的节目,令我尴尬的舞步与拗口的歌曲,却激起坐在一旁的爷爷奶奶们的欢笑,使他们忍俊不禁。一曲演罢,爷爷奶奶们边笑得合不拢嘴边热情地鼓掌,不禁令我感到前段时间的排练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在一旁略显尴尬站着的时候,突然一个奶奶热情地拉住了我的手,开始我还有些扭捏,面对奶奶的热情手足无措,奶奶唠嗑般的询问,我便乖巧地一一作答,不一会儿我也习惯了奶奶的热情,和奶奶说笑聊天,听她讲述她家小孙女的趣事,讲述她年轻时的艰苦岁月,讲述她们那个年代的故事,说到激动时像是激励她的孙女似的鼓励我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的人。看着奶奶淳朴真挚的笑脸,明白了她们生活在养老院的寂寞,明白了她们实在是需要陪伴,令我欣喜的是我的陪伴使久久孤独的老人们扬起了嘴角。
在这匆匆的时代,我好久没有这样闲下来听听别人的故事,我也仿佛在这匆匆中丢失了最纯粹的为别人服务的心。不枉此行,让我改变了我以往的观念。使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我不能说我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付出是没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只是眼前的有益于我未来的价值,而真正的价值是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我得到了什么。
重拾真挚为人服务的心,我终于不仅仅将眼目定睛于学习,也积极参加了其他志愿者服务。与环卫工叔叔阿姨们一起将汗水挥洒在马路上,将整洁干净还给城市,我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欢快。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是中国的青年志愿者,也许我们微弱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会发现世界在我们的努力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的。
用真情传递温暖
中医学院2018级 马春晖
有一种温暖,来自关怀;有一种力量,来自帮助。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的思想传承至今。借寒假社会实践的机会,我和几个朋友相约于敬老院,走近老人们的生活,切实去体验志愿服务的乐趣。起初,我们还有些顾虑,怕遇见性格古怪的老人,怕他们对我们态度冷漠,怕与他们年龄相差太大而无话可说。但当我们真正站到那些老人们面前时,才发现这些担心并不存在,反而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有些许的不适应。他们已年过花甲,却又像小孩子一般。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天气,也会谈谈新闻、聊聊八卦,还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论好久。有的老人还动员我们一起玩游戏,一起下象棋,四四方方的院子,爽朗的笑声久久回荡。
难得有这个机会,我们想多为这些老人们做些事情。打扫完卫生就偷偷溜到厨房,跟厨房阿姨们商量过后打算给老人们一个惊喜。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没有太多的大鱼大肉,但也还算精致,恰好那天是一位老奶奶的90岁生日,我们还特地为她准备了一份长寿面。一切都准备就绪,当老人们走进餐厅时,我们喊了一句:祝爷爷奶奶们永远年轻快乐!他们都笑了,有的甚至还被泪水湿了眼眶,我知道,那是感动的泪水,这也让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午饭过后,我们一起来到了院子里,开始了午后的闲谈时光。老人们向我们讲述了他们所经历的真实的故事,家境贫寒、四处求学,更有甚者还亲历了战争的岁月,他们慷慨激昂的话语中饱含了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以及对当代中国的美好祝愿。当老人们向我们谈起自己的儿女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满的骄傲与自豪,但随之眼神又暗淡了,从中我看出了思念,或许是穿梭千里,但却充满力量,思念是有声音的。其实那些老人们唯一缺少的仅仅是子女们的关爱与陪伴,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声问候,物质上的给予于他们而言并不重要,而精神上的陪伴才最真实。
谈笑间,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脸上的条条皱纹都舒展开来。天气微冷,但我们的心里都暖暖的。
在温暖的天平上
管理学院2018级 乔珂歆
以前每每听到“志愿者”一词,心中总会钦佩中带着些许疑问——付出却不求回报,世间竟然真有人愿意做“有劳无获”的事情?
直到经历了暑假做志愿者的十五天,我才明白,衡量收获的并不是只有物质的砝码,在温暖的天平上,十五天的重量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
我还记得在七月的某个清晨,第一次推开楼下辅导班的门,不擅长与孩子打交道的我开始感到紧张,然而,眼前的孩子们紧张程度并不逊于我———前排学生摆正古诗册子的幅度过大,橡皮铅笔纷纷滚到了地上,后排图书角推搡的一群学生,鸟一样散开,吱吱嘎嘎拖动凳子坐好,角落里小男孩停下了撕书的动作,把手中的碎纸条偷偷扔在地上……“早上好,我是你们新的助教老师,现在拿出国学手册,开始晨读。”硬着口气摆出老师的样子,我向后排走去,教室里的脑袋纷纷好奇地随着我向后转,直到看到我坐下,才迅速转过头去,装模作样大声读起来。
与其他志愿者不同,我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消磨冗长的暑假时光。
小学生的课并不麻烦,仅仅是简单的拼音,字形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他们字未认全,因此问题总是格外奇怪格外多,一声声“老师”令我充满神圣的使命感,心里涌起无限关爱;但当他们不知上课纪律为何物,公然打闹乱跑的时候,我又常常感到无计可施,不由得腹诽“熊孩子果然还是熊孩子”,对他们的无奈便超过了喜爱。
由此,我期待活动结束的念头远远超过了当志愿者的快乐,可是直到快离开的那几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快点写作业,老师就快走啦,以后有问题没机会问啦。”我一边把淘气的学生按回位置上,一边自顾自嘟哝着。“什么?老师要走!”面前的孩子猛地抬起头来,随着他的大喊,旁边的孩子搁下铅笔,纷纷围了过来,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着我,我慌忙解释道:“不是的,老师很喜欢你们,可是我要去上大学啦……”“那你上完大学还可以再回来!”我被幼稚的话语哄得哭笑不得。旁边的小男孩一把夺过我的手机,“你要答应我们不走,我才把手机还给你!”……我不记得是怎样离开那个教室了,耳边仿佛还围绕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想起小姑娘拉着我去玩跷跷板,想起他们给我留的午餐饼干,想起上课前,孩子没给我讲完的半个笑话……我想听完那个笑话,我想那群孩子们了。
一瞬间,我明白了志愿者的意义,“劳而无获”的表面下蕴含的却是人间的真情力量,在爱的天平上,远远超出了我所付出的部分的,是他们给予我的温暖与感动。
向有意义的路途出发
——记斯里兰卡国际志愿者之行
康复学院2018级 王舒凝
又是一年国际志愿者日。在去年的志愿者日那天,老师和我们说了许多曾经做志愿者的经历,于是从那个下午开始,做志愿者这一想法便像种子一样种在了我的心里,并且慢慢发芽。
刚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地报名了国际志愿者组织,来到了斯里兰卡。以前印象中这只是去马尔代夫必经的中转站,却成为了我以后魂牵梦绕的地方。
古代中国称斯里兰卡为“僧伽罗”,意为乐土。而斯里兰卡如今也凭借独特的宗教与文化、原始而丰饶的热带风貌获得“最佳旅行国家”的称号。在经过一天的介绍和学习后,我们简单了解了斯里兰卡的文化,还简单学习了当地语言Sinhala,方便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第二天一早,怀揣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驱车前往当地幼儿园。幼儿园粉色的房子和操场上的小器械,一瞬间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童年。还没下车,便看到一个个探出来的小脑袋睁着大眼睛,孩子们特有的纯真笑容和刚进入教室的欢腾,让人一下子就忘记了五千多公里的距离,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担心也瞬间烟消云散。我们两人自由选择一桌小朋友教学,首先让小朋友自己画一个图案,再教他们每个图案对应的中文。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朋友画了带着笑脸的太阳,我说这是太阳,并用英文再次说一遍,这时,这个小朋友有些害羞得低下了头,用英文说,这是老师。看着那晶莹的眼睛突然间忘记了漫长路程的难受、闷热天气的难耐,孩子们的无形感染力是抚平心中烦躁的良药。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我们似乎都要忘记离别是必然的。分别那天,看到孩子们站在门口冲我们笑向我们挥手,他们知道,虽然我们的面孔过段时间就会变得陌生,但我们是带着知识与爱来到这里,抱着一颗抛开国籍和语言差异的心来拥抱他们的。我们匆匆告别,上了车后,大家都沉默不言,但大家似乎都明白了国际志愿者的意义,我们虽然在语言文化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和代沟,但其实我们能读懂彼此的心。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下一个海龟保育的项目。斯里兰卡的海岸线上开设了很多海龟保护中心,让海龟有个避风港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清洗饲养池、去海边提取新鲜海水挖沙子更换沙池等等。每天的工作单调而又重复,但是看着小海龟一天天成长,我们也知道哪个海龟调皮哪个海龟安静,最后,看着他们步履蹒跚地最终回到大海的怀抱,我的心中油然生出一股自豪感和欣慰。
志愿者之行已经结束很久了,今日回忆还是历历在目。希望我能有机会继续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传递爱,蔓延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