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书山里的创业者———记校第三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生物院2015级本科生段雨




  在大学的舞台上,有人励志向上,分秒必争,各项奖学金拿到手软;有人专攻术业,热衷于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在思索与实践中找寻真知;有人多才多艺,晚会上以曼妙的舞姿、醉人的歌喉艳压群芳;有人在学生社团充实自己,激发出学习以外的潜力和热情……但也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比别人更早一步接触到“市场”和“创业”这样的词汇,用智慧和双手换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今天,记者有幸采访到“南京‘作业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我校“十佳大学生”获得者段雨,聆听这位“优秀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是机遇?还是挑战?
  初见段雨,“瘦弱”是记者唯一能联想到的形容词,这样的人该如何与“高峰期一周收入三万元”等字眼联系起来?诧异的同时,事实却是如此。
  段雨曾与舍友合伙做过零食销售的经历,最后因为购入的零食无处存放,食品保质期短暂,造成了囤货积压。很快,她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画上了句号。2015年3月,漫步在校园里的段雨无意间发现,很多大四学生将他们成堆的旧书贱卖处理,那时的她心中充满了惋惜和疑惑。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她联想起在校园里看到“低价卖书”的场景,便萌生了新的创业想法。
  由于父母常年经商,从小受到商业气息的熏陶,段雨经过几番思索后,找到几个合伙人,开始做起了“旧书收售”的工作。“这些旧书可以卖给有需要的人,就这样当废纸卖出去岂不是浪费资源?”于是,“买卖二手书”的创意在她脑海中初步形成。
  是逆水行舟,也是矢志不渝易言难行。“买来的旧书无处存放,我们不得不向创业园潘老师借空场地,并向他保证一个月卖不完书就搬走,这才借来了场地。”尽管已向辅导员咨询、沟通过创业事项,但由于缺乏系统学习和正规培训,他们的团队在刚开始时便困难重重、资金短缺。因团队经验不足,没有跟合作商签订正规协议,工作得不到顾客的认可与商家的支持……在9月份卖完库存的书后,几乎寸步难行的她不得不再次宣告失败。
  接下来的一年也是段雨创业历程中最低潮的一年。创业的再一次失败,合伙人选择离开,甚至在参加创业大赛时遭受评委们的不屑一顾……想放弃的念头在她心中闪过无数次,但她硬是凭着不服输的劲儿坚持了下来。“创业者必须拥有比他人强大数万倍的心脏,在别人都质疑你的时候,依旧要有敢于坚守内心的勇气,只要自己内心深处坚信自己是对的,就不能畏惧一切。”她这样说道。
  在刻苦钻研中探索创业之路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夜暴富”只能在梦里实现,若想成功须得做足准备。段雨意识到,要想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就要把核心竞争力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别人抢不走、模仿不来的才是自己的。很快,她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段雨用之前做兼职剩下来的钱与朋友凑了15000元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收书、验证、整理、送书,这些只算“小事儿”。学生物专业的她身兼多职,资金进出、工资发放,运营微信公众号,借助校内媒体“南林主页君”等做宣传,边干边摸索。团队成员也在她的带领下愈加奋发图强,零基础自学计算机代码,从网上找到学习教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学软件开发的学长,最终写出了这个网站系统。如今我们看到的“作业本”网站,整个网站一万多个代码,全是他们一个个打出来的。
  2016年整整一年,为了做好这个网站,段雨和她的朋友们,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扑在了上面,一边要做好创业项目,一边还要兼顾学业,平均每周都会有四天熬夜到凌晨一两点,这样她才保住了班级前十的绩点。
  用满满真心期待更美未来段雨和她的团队在2017年9月创立的“作业本”网站,运行到如今一直反响不错。短短一年时间,校内用户关注量和注册量就高达6000次以上,高峰期更是一周能盈利3万元。方便贴心的用户体验也成了网站的“招牌”:填写好所需教材和收货信息,顾客下的单子就能立刻传到“作业本”网站的后台。点击进去,段雨可以直接看到相关信息和是否有库存。如果有货,她会安排人送到对应的宿舍楼栋下面。如果无货,她会通过系统告知顾客,并在补货到达后的第一时间再次通知顾客。
  如今网站的销售范围已从我校扩大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等几所省内高校,目前团队正在甄选省外分站点。这期间,段雨一直秉承着“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时常会给一些老顾客免费赠送书籍,甚至不辞艰辛,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赶去给顾客送书,摔伤了膝盖。
  段雨的成功秘诀是将别人的肯定作为最有力的强心剂,用顾客体验来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这样,段雨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有限资源打造无限的可能,并期望将这种永不言弃的创业精神渗透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条路虽然艰辛,但她却走出了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