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姱容修态 悠悠韶华
记我校2017-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外国语学院2016级 林悠悠




  林悠悠,中共党员,青马工程五期学员,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学院青马学会秘书长。曾获“国家奖学金”“叶圣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2017年度“十佳大学生”,青马工程“学习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1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2016年1月赴斯里兰卡科伦坡参加中文支教,获NGO推荐书。2017年11月赴日本进行友好访问。2018年9月赴马来西亚参加2018年东盟+中日韩三国学生论坛。
  林悠悠的大学生活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看远,志在山顶之人,不会贪恋山腰美景;第二是看透,做工作和搞学问是一个道理,有踏实肯干的态度,才能抓住事物本质;第三是看淡,久经磨难,不畏艰辛,大道至简,淡定从容,如此才能铸就人生大厦。
独上高楼 欲穷千里
若要成就梦想,必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初见到林悠悠时,以为她是秀外慧中的温婉性格,而交谈后从她身上更多感受到的是她走马天涯的豪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始终认为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去,体验国外风土人情,所以林悠悠做过斯里兰卡国际志愿者、去过日本国际访学、参加过马来西亚国际论坛。“书里的、梦里的和别人口中的世界,都不是你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在路上,由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不跨出房门你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美。”面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合作伙伴,不同的思想文化,林悠悠感悟颇丰。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精神境界在不断交互中提升,大有裨益。她愿意去倾听来自世界各地的故事,也依旧保持着自主思索,且不被外力拉扯的善良和心胸。
  不论去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出国本来就是一种考验。当自己决定走出去的时候,那一股向上的力量,是谁也无法夺走的。一路走来,她所结交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伙伴,他们身上可圈可点的实践经历,引以为傲的知识学历,巧捷万端的思维方式,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赚”来的。生活教会了她学会发现世界的美,也让林悠悠明白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没有捷径可走,成功的背后是一丝丝的付出和一点点的沉淀。
  格局决定结局。采访中,她不止一次地提到“格局”二字,她认为,人要敢于走出“温室”,探索未知的领域。“不做井底之蛙”是她给学弟学妹们最诚恳的建议。从一个青涩的大一新生到现在能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她的身上,有外语人不拘一格的风采,也带着中华民族新青年的谦逊与坚持。
  独上高楼,欲穷千里,要的就是目光长远,胸襟广阔。辛苦坎坷,固然是人生中避不开的经历,但恰恰是这些经历成就了自身,让自己朝着志在四海的目标靠近。对于林悠悠而言,每件事,每个节点,在大学的这趟列车里,都被赋于了全新又独特的意义,一点点积累,挥之不去。
工学相长 尽责勤勉
态度决定高度,悟中方能得正道。对于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她比别人都要看得透彻。她说:“看似光芒的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我把工作和学习分得很开,也很看重规划、效率和方法。学习和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传负能量,彼此拖后腿的存在。”这就是她对待学习和工作的秘诀。不把对学习的担忧带到学生工作中,也不因工作的压力而影响学习的任务进度;既要把学习与工作分开,又不忽视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用。
  对待学习,她勤奋好学;对待工作,她别出心裁。大学不是一个人的舞台,更不是社会职场。一个可以信赖的团队永远比一个人走的更远更长。谈及团队时,她的嘴角不经意间流露出笑意:“一个人应该像一支队伍,但是一支队伍应该更像一个人才对。我很享受团队的这份凝聚力,特别是整个团队,不管多少号人,心往一处使,力求把事情办好,这个过程是很美妙的。”
  担任学生会主席的这一年,她带领她的团队组织、参与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别活动数十场。工作中的她,严格果断,干脆利落,是很多学弟学妹们QQ里的“特别关心”,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强有力的“领头羊”;生活中的她,温暖知性,通情达理,是学弟学妹们困扰的倾听者,也是那个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支持与建议的小姐姐。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她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所以面对需要策划的活动和任务时,她追求完美、一丝不苟;同时她时刻牢记自己是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是不可松懈的。“别人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在工作,当人家在休息玩耍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学习才对。”长路漫漫、星月做伴,笃实好学、勤勉尽责,她用勤劳的双手,摸索出自己的大学之路。
大道至简 淡定从容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淡定而从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是她经过几年历练后面对采访总结出的一句话。交谈时她并未表现出任何对工作、学业的不满和抱怨。工作沉重,学业繁忙,这些并没有压垮她,反而在不断打磨中,让她练就了从容不迫、知行合一的心境。
  每个人在不断地努力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瓶颈,这时身边人的理解和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提及陪伴自己的朋友时,林悠悠首先说到的是“感谢”二字。感谢朋友们一路以来的支持,感谢自己足够幸运能拥有这样一群得力又善解人意的战友,与自己一起穿越荆棘,拥抱阳光。
  然而一路前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生活中严峻的考验和锤炼,并没有让她失去热爱的温度。三年里她虽享受过很多殊荣,但她也没有忘乎所以地“沸腾”“膨胀”。“这一路其实我并没有觉得我哪里变了。只是周边的人看你感觉你好像一直在往前走,但其实以前我是什么样,现在我依旧是什么样。我很相信也一直追求,能够从善如初。不要忘记自己曾是怎样的小孩,也不要忘记自己曾希望变成怎样的大人。”她怀着这份初心,翩跹而行。她相信只有有能力承受最差的,才有资格迎接最好的。这样的人生态度,让她能十分淡然地笑着讲出曾遇到的一些窘境,也能很平淡地说出自己在海外交流过程中做出的成绩。
  在被问到人生抉择的问题时,林悠悠毫不避讳地说:“人无完人,确实也会经历一些迷茫的阶段,但是任何事自己想明白才是关键。基于自身的情况,寻找突破口,多和优秀的人交流探讨,是一良方。”迷茫时让自己慢下来,多些理解,学会看清,梳理心情,然后继续整装待发向前,才能走得更远。在别人眼里,她至始至终都是那个精力旺盛到想打了鸡血一般的女汉子姐姐。
  人生极致,必是大道至简,知行合一;接人待物,必是从容淡定,蕙质兰心;对待理想,必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能承受住梦想的重量,是因为有想去的地方。期待林悠悠的“三境界”能为莘莘学子,带来纯粹的人生感悟。
  不负春风,不负年华,韶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