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让我的青春之花,在边疆绽放----记我校优秀毕业生、1408301班董振昊

40个小时的颠簸后,7月19日上午10点,董振昊踏上向往已久的新疆热土。

整理好行李,从火车上下来,脚踩新疆大地的那一刻,他内心雀跃不已,心底热情呼喊着:“新疆,我终于来啦!”

今年6月,2018届毕业生即将离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上, 1408301班董振昊发表感言:“我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绽放我的青春!

他选择了离家3000公里之外的新疆和田,成了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他说,扎根新疆,从基层开始奋斗,为新疆人民服务,为大美新疆助力,为边疆的发展燃烧青春,就是他的梦想。

如今,这朵饱含着激情和梦想的青春之花,正在边疆浓烈绽放。

 

奉献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董振昊就是班长。

刚进大学,他毛遂自荐,又顺利地当上了1408301班的班长。

新生班级事务繁多,有许多信息需要汇总,作为班长的他承担了许多工作,有时一整天的日程被做表格和整理材料等任务填得满满当当的,这对董振昊来说再寻常不过。“我那时对电脑的操作还很不熟练,熬夜到后晌是正常的。但没有办法,这是我应该做的。”

每逢发布重要通知,董振昊会逐一发消息给班上的46位同学。仅这样还不够,他还会走到每个寝室当面告知,确认班上所有人都收到了消息。收作业或者上交重要材料时,他担心一些同学时间观念不强,便会提前两天发好通知,不厌其烦地督促同学们按时按量地完成。

大四上学期,班上大多同学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实习,学校和院里发的通知常常无暇顾及。考虑到这一点,董振昊会先仔细阅读通知后,将重要的消息筛选出来发给大家。有时为了节省同学的时间,他便一并把所有人的材料亲自整理好再上交。“多亏了董振昊,我大四备考时要交奖助学金、住宿费退换等等材料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同学张信回忆,“不只是我,几乎只要有同学找他帮忙,他都是有求必应。”

事无巨细。大到班级的管理,小到每个人的学习生活,董振昊都会十分上心,为班上同学做好服务,就连院里的任课老师也打趣地喊他“董事长”。

“能为我亲爱的同学们服务,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难道不是我的荣幸吗?”董振昊反问道。

今年4月,得知班上有11位同学顺利考上研究生时,他最开心,“四年班长,与有荣焉。”

 

尽责

担任班长期间,踏实负责的董振昊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所认可。

大二时,董振昊深得学院老师赏识,被挑选进入院内的党务小组。同年11月,在参加学校开展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培训时,其突出的演讲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给校团委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16年4月,董振昊被任命为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校社联)活动策划部副部长。

作为社联干部新手的董振昊做起事来丝毫不敢懈怠,“我有空就去办公室,不会的就多听多看多学,会做的就多做一点,反正哪里用得上我,我就去哪。”少说多做、虚心求教,有着钉子般韧劲的董振昊不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到了大三,踏实肯干的他再次被重用,担任了校社联主席一职。

身负这样的期冀也意味着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董振昊深知这一点。他不仅像以前一样,听从安排、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还把关、调控社联的每一场活动、每一项工作。

2017年,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放寒假在家的董振昊急得焦头烂额:由于团委活动经费减少,他被告知今年社团文化节的经费也会相应减少。

社团文化节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型活动,花销之大不言而喻。对社联干部来说,经费的减少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我倍感压力,但是没有办法。硬着头皮我们也得把社团文化节顺利完成。”

刚到学校第二天,董振昊马上给之前有过合作的商家一一打电话询问,但并没有下文。彼时,正逢新开发的海洋城在做大面积的宣传,董振昊心想,要是能拉到海洋城的赞助,今年社团文化节的经费定是不用愁了。

说干就干。3月的一天,刚下课,董振昊拿着策划书就往海洋城跑,不料吃了闭门羹。他没有气馁,拿着修改好了的更利于海洋城的策划书再去,又被拒绝。他不甘心,没过几天,去了一趟,依然被拒。

“三次不行,我就去五次、十次。”董振昊横下心来,三天两头地联系海洋城市场部经理,线上线下和他洽谈十多次,并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往海洋城跑,尽可能地了解和满足海洋城的赞助要求,可还是未果。

“可能真的没戏了。”就在连董振昊都以为海洋城的赞助要泡汤了,一筹莫展时却收到了海洋城的赞助合同。“你的毅力实在让我佩服,我们合作试试看,我相信你负责的活动效果不会差!”市场部经理打来电话说。

社团文化节那晚,活动现场拥挤的人群和满场的欢歌笑语对董振昊而言,就是最好的回复和证明。

 

至诚

翻开董振昊的微信朋友圈,不是抒发家国情怀,就是对国家时事热点的分享——“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说的就是他。

打小起,董振昊就爱金庸的武侠小说,尤其钟爱忧国忧民、无私正直的乔峰和郭靖。在他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一群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于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的想法在董振昊心中扎根发芽了。刚入大学,他便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不同于当下大多数大学生,董振昊不爱打游戏,不爱看电影,学习工作之余的兴趣就是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关注国家实时动态,看时事新闻成了他每日的“第四餐”。正如他所言,“你都不知道祖国需要什么,你怎么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

2016年4月,董振昊无意间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看见了新疆招收基层公务员的宣传视频,激动不已。还是大二学生的他时刻关注着这条动态消息,并向招生就业处老师询问了具体的报名细节。

“应届毕业的学生党员即可报名,真是太好了!”那时已经是预备党员的他便着手计划:两年后,我想要奔赴祖国的基层,为国家边疆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当然,董振昊清楚,作为家中独生子的他,如何说服父母支持他去离家千里之外的新疆将是一场持久战。但他决心已定,“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大家才有小家,祖国哪里需要我,我自然要去哪。”

所以两年来,董振昊一有机会就和父母聊祖国基层的发展,聊自己的雄心壮志。终于,他甘于吃苦、舍己为国的决心打动了父母,“去吧,你要是扎根在那里,等我们老了就投奔你去。”父亲的一番话,给了董振昊莫大的勇气,让他没了后顾之忧。

今年4月,新疆基层公务员招录工作一开始,董振昊便将报名资料提交上去了。

长达12年的丰富的干部经历、应答自如的面试表现和一心为国的大我情怀,使得董振昊顺利通过选拔。

“新疆,等着我!”前路漫长,董振昊内心充盈。

 

绽放

7月,董振昊来到了新疆,目前分配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镇。

在乌木鲁齐新疆干部学院培训了十天后,8月到10月,他又在和田地委党校岗前培训了整整3个月。如今,他正在祖国边疆的基层岗位上,实现他为国为民的伟大抱负。

学习阶段令人难忘,每天都接触到许多新鲜且实际的内容,这让董振昊感觉十分珍惜,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维吾尔族老师经常讲各种新疆的故事和风土人情,还邀请他们吃新疆的烤全羊和羊肉串。分到民丰县工作后,董振昊和同事去社区参加活动时,社区成员都非常客气,让他们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拿出各种美食招待他们,兴奋时,维吾尔族同胞们还不忘拉着这群汉族客人一块跳舞。

“一切都很美好。风景美,人也心善,恰如人们对新疆的评价,大美!”电话那头的董振昊,言语中不难听出对目前所处环境和所从事工作的满足。

“这边的惠民政策非常好,全疆干部职工也都在辛勤工作着,我也会向这群了不起的人看齐,努力工作。”董振昊语气坚定,“我们坚信,新疆会因为上下一心的共同奋斗,变得越来越美。”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在另一个故乡,董振昊用青春色彩为祖国的边疆增添异彩,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花骨朵已含苞待放,期待花香醉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