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王晓凡:柔声细语带你领略浩瀚海洋

在我校海洋馆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抹深蓝色的身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她身着正装,面带笑容,头发干净利落地扎成马尾,用标准的普通话向参观者介绍着她背后的各类海洋生物标本。
她就是现任“小海鸥”讲解团团长、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海科162班的王晓凡,同时兼任江苏海洋经济与文化展示中心讲解员的负责人。在担任讲解员期间,王晓凡温和轻缓的语调与流畅详细的讲解获得了众多来馆参观人员的交口称赞。
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小海鸥”
王晓凡是“小海鸥”讲解团第一批讲解员。我校海洋馆“小海鸥”讲解团成立于2016年,是集海洋馆馆藏历史、海洋知识讲解于一体的讲解团队。十二月初,成立不久的“小海鸥”在校园内招募学生讲解员。得知“小海鸥”讲解的内容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从小就对演讲与主持类活动特别感兴趣的王晓凡心动了。
可讲解员的选拔远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王晓凡中学时就已担任学校各大活动的主持人,但海洋馆的讲解对刚入学的她来说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王晓凡丝毫不敢懈怠,为了能够顺利加入“小海鸥”,在报名后,王晓凡常常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宿舍阳台、欣园凉亭、林荫小道都留下她的身影:双手背在身后,紧握稿子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经过不懈努力,晓凡在几十人的竞聘队伍
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小海鸥”,但是这仅仅是她成为一名优秀讲解员的第一步。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小海鸥”,她拼了
在刚加入“小海鸥”讲解团时,六百多页的讲解稿一度让王晓凡傻了眼。但既来之则安之。不服输的她在心底暗暗发誓:别人行,我一定也行。在初入社团的一个多月,只要有空余时间王晓凡就把讲解稿拿出来背诵。但是指导老师陈铎文告诉她,光死记硬背稿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讲解稿和海洋馆里上千余件的展品对应,还要不时地应对参观嘉宾各种各样奇怪的提问。
虽然面对着繁重的课业压力,但是为了胜任“小海鸥”讲解工作,王晓凡成了海洋馆的常客,每周三的下午和周末,王晓凡都会独自来到海洋馆,不停地熟悉展品和路线,直至所有的内除了要熟悉讲解稿和展品,讲解员的仪态容都烂熟于心和素养同样重要。刚开始,王晓凡看到人多会紧张得扣手指,并习惯性地说出“嗯嗯”、“哦”的口头禅。于是王晓凡每次和别人讲话的时候,都默默提醒自己,要把手自然而然而又端庄地放在小腹前,话要想清楚再说出口。为了更好地应付突如其来的问题,她甚至会将自己的讲解录音后反复回听,寻找讲解时的不足。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的李乐是王晓凡在小海鸥”讲解团中的同组学弟,如今,他在王晓凡带领下也渐渐能够独挡一面。“带我们训练时,她经常传授她的经验,不管是在语言上还是肢体行为上。”
责任感是她成为优秀“小海鸥”的秘诀
谈及“小海鸥”,王晓凡话匣子就刹不住了。被问及成为一名优秀“海鸥”的秘诀时,王晓凡直言责任二字最重要。在王晓凡担任讲解员期间,经常会有许多突发事件,最终都被她一一化解。王晓凡大二时被聘为2017级新生梦想公开课的“梦想导师”。梦想公开课的彩排在即,她突然接到通知,宁晓明校长马上就要带着来宾参观海洋馆。王晓凡第一时间联系其他“小海鸥”。由于突发情况,其他成员也无法及时赶上。为了不耽误讲解工作,王晓凡当机立断决定赶回去讲解。从通灌校区体育馆打车返回苍梧校区,从校门一路狂奔到海洋馆门口,跑得满头大汗的王晓凡按时到达了海洋馆。她来不及歇息,使劲深呼吸了几口气平复自己的心境,调整好状态,整理好着装。
当宁校长带着来宾到来,此时的王晓凡已面带微笑,气息稳定地静候在海洋馆的门口,丝毫没有先前的慌张,她温和轻缓的语调与流畅详细的讲解赢得了宁校长和来宾一致的称赞。在面对厚厚的讲解稿时我也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责任二字,便在退缩的边缘跑了回来。”
谦虚不焦躁,勤劳不喊苦,好学不粗心,变通不死板。”作为一名“小海鸥”,这是王晓凡对自己提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海洋馆的路线我已经来回走了百余次了。”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在讲解时行云如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