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赛事报道的北华大学学通社记者
6月的初夏里,清风徐来,这是一个奔跑的季节。10日上午,以“悦马江城·怀抱山水”为主题的2018吉林市国际马拉松赛鸣枪起跑,近3万名选手参与到这场赛事中。
搭手远眺,北华大学的师生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只等“吉马”的到来。连续三年参与到吉林市国际马拉松,师生们的热情有增无减,“吉马”的精神仍在传承。北华大学的老师们,带领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助力“吉马”,为“吉马”的圆满举办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从志愿者到工作人员,再到参赛跑者,我们都能看到北华师生们的身影。总有一些经历,只是因为我们参与其中,只是因为我们在其中发挥了一点点的作用,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吉马”,我们与你同在
“作为志愿者,我们是专业的。”今年的“吉马”,我校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共有303名同学加入到了“吉马”医疗志愿者的行列中。
张赢予同学说:“就是想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救人,我想知道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或许,志愿者的工作会很辛苦,但是这和救人相比,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张赢予是一位来自护理学院的同学,她曾经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习,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也具备专业知识,并且,平时在学院里成绩优异,于是被选为“吉马”医疗志愿者组长。
“当我知道自己可以去‘吉马’做志愿者的时候,我特别开心,这不仅很有意义,也是我人生中特别有价值的经历。我相信,我可以在这次的
‘吉马’赛程中学到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张赢予激动地说。在确定志愿者人员后,学校组织了相应的培训,以保证志愿者可以在“吉马”当天,给予受伤的跑友最及时、最正确的救治。
来自医学院的孙鹏同学,曾经在大一的时候做过2016年吉林国际马拉松赛的医疗志愿者,并且有过治疗经验。如今,2018年他再一次以医疗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吉马”的赛道上。他说:“要想做好医疗志愿者,首先专业知识要过硬,心理素质要强。其实,作为一名医学生,在你被医学专业录取的那一天,你就应该做好准备。生命的在与不在,可能就在你的一念之间。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团结,有些手法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在危机时刻,千万不要逞一时英雄,救人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是很重要的,而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更加难得。“吉马所展现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及形象,作为大学生的我,能够发挥我的护理专业特长,去展现医学生的青春风采,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于我自己也是一种提升,一种锻炼。我为我自己感到自豪!我会传承和弘扬吉马精神,传播正能量。”张赢予说。
吉马,就像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幅红火的油画,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他们可能会拥有比这更精彩的画卷。但今天,他们在吉林,他们在北华,他们在“吉马”。
“吉马”,我们与你同行
除了志愿者的选拔,“吉马”形象大使的评选活动也于5月26日上午正式开始。来自北华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伊戈尔、瓦季姆、安娜、娜斯佳和维拉尼卡5位同学在学校参加汉语角活动时,在退休的李乔教授的推荐下,报名参与了吉马形象大使评选。2016年,俄罗斯留学生卡秋莎曾在“吉马”形象大使角逐中闯进十佳,这次伊戈尔获得亚军,娜斯佳获得季军,瓦季姆获最佳气质奖,维拉尼卡获最佳魅力奖。娜斯佳说:“我们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照顾,已经努力了,结果并不重要,我们给朋友们读了我们喜欢的诗歌,真的很开心。”在某一时刻,在某一地点,我们可能语言不同,生活的区域不同,习俗不同,但都无法阻碍我们因某种情感而引起的共鸣。“这样的评选活动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十分有意义,这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吉林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生活都十分有帮助。”伊戈尔说。
形象大使代表了“吉马”的外貌,那么吉马的工作人员们赋予了“吉马”最深刻的含义。裁判对于一场马拉松比赛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吉马赛裁判选拔的条件就十分严格。据悉,自2016年吉林承办马拉松赛事以来,连续3年裁判团队中都有我校体育学院师生的身影出现。今年北华的裁判团更是达到了200余人。同以往一样,今年的裁判们要接受相应的培训,以提高裁判的专业性和知识面的广泛性。一位担任裁判的老师说:“每一个裁判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裁判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吉马’的工作。”
除了裁判员,官方配速员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官方配速员,俗称“官兔”。他们需要同跑友一起参赛,帮助他们合理规划时间,并且时刻观察参赛者的情况。北华大学2015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王珈玮同学被选为2018年“吉马官兔”。她说:“官方配速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和责任感,要求与规定时间的误差不能超过3分钟,要随时观察选手状态。”王珈玮同学曾在2017年乌兰浩特马拉松赛事中第一次做配速员。而今年,她再一次回归马拉松。对这份工作,她很形象地说,不要去读让你读起来很容易的书,不要去做让你觉得很容易的事。
“吉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敢于挑战自己的勇气。
“吉马”,我们与你同梦
“吉马”即将开跑,跑友们都在紧锣密鼓地训练。来自北华大学的跑团代表队也不例外。带队的车兴隆老师说:“我们当时组建这样一支队伍,就是为了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凝聚北华的力量,让有经验的老师同学向新同学们传授经验方法,或者说是将喜爱运动的人集结在一起。”比赛也好,业余爱好也罢,跑步的目的从来都是幸福和快乐。车老师说:“我们并不在意成绩,我们在意的是,我们师生在一起很快乐,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吉马’,安全比赛,平安归来。”“吉马”也好,其他比赛也好,甚至是生活里所有的事情,永远都不要,做着做着,忘记初衷是什么。
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李顺祥同学是一位资深跑者,并且曾担任过官方配速员。而今年吉马,他将以参赛者的身份出现在赛道上。“对于大学生,对于每个人,马拉松精神很重要,就是靠信念在支撑,锻炼人的耐力,参加马拉松,对生活和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比赛会让你突然明白,其实很多事情看起来难,但真正去做,坚持下来就没那么难了。”李顺祥同学说。对于当代多数的大学生而言,缺少的就是耐力,没耐心走捷径,最后,原本属于你的风景,结果你另辟蹊径,却错过了很多。
奔跑着的人们会感受到风的温柔,休息着的人们会感受到太阳的暖意。吉林市国际马拉松就在这样一个惬意的季节开跑,成绩一点都不重要,在比赛中的收获,才弥足珍贵。我们要将“吉马”坚持不懈,奋勇向前的精神保留下来,让一届又一届的北华学子们感受到奔跑的精神、“吉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