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白丹阳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校离退休职工管理处举办了“心系师大情 共筑中国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老同志成果展(以下简称“成果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座谈会以及和校工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等系列活动。
记者们来到成果展现场,开始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老同志们的成就。“你们看,‘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句口号。”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党委书记郑其腾指着证书左边,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而旁边摆放的证书其获奖时间是1978年,到现在正好是四十年。
学校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在我校美术馆开展,展出者汇集老中青三代。一百二十多份书法和绘画作品,表达了对改革开放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果展由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在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党员活动室单独举办,参加活动的有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段的几十位老师。上交的三百多份作品主要是参与老师的科研成果及奖项,包括他们的著作、获奖证书和论文,其中证书和论文都获得了省级或国家级荣誉。
在活动室内,一张宽约三米的展板上张贴着几十份生物标本图,这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高明乾的部分标本图作品,他根据 《诗经》中对动植物的描述进行手绘。“比如‘关关雎鸠’,关雎就是现在鱼鹰类的水鸟。关雎经过一两千年的进化演变,进化了现代的另一种动物,高教授据此画出了关雎的原型。”郑其腾解释说。
离退休职工管理处主要是为全校离退休职工服务,离退休的老同志们大多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对学校和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次展出的资料中既有耄耋之年的老教授、老专家的学术成果,也有新退休教师的精品力作,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同志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展示了他们教书育人、潜心科研、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处长王淑婷说。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以“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为主题,广泛听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年龄跨度的老同志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发展变化的感受和意见,让广大老同志谈出自豪感、谈出向心力、谈出正能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变化非常大。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搞科技,研究出了神舟飞船、歼二十以及航母等,增强了国防实力。从小的方面说,首都北京、省会城市郑州和我们所在的新乡都建造了新区,这些都是亲眼目睹、切身感受到的变化。退休职工陈文华笑着说:“国内出现了新的四大发明:共享单车、支付宝、高铁还有网购,这些都便捷了人民的生活。从我们学校来说,一个校区还不够,后来又建设了东校区。过去专业只有数理化生四大类,现在大概八十多个专业。”
“从个人来说,我个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我是56年参加工作的,当时月工资是59块钱,每个月工资花不到头,都是借别人的,借借还还,一家老小生活很艰苦。”退休职工刘德功感慨到,“现在工资增加了90多倍,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都增加了。拿我来说,送走了老人,养大了孩子,见到了孙子、重孙子。平日里,我学习书法和打门球来愉悦心情。”刘德功作了一首打油诗来概括他的老年生活:人到老年乐悠悠,文房四宝做朋友。书方天地勤耕耘,黑白世界学艺术。
老同志们是改革开放的破冰者、亲历者和建设者。“我们这一代人亲眼目睹、切身感受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也好,农业也罢,从机关到学校,从学校到工厂,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而我们现在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的享受者,要向老同志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精神。”退休职工韩百召说。
“改革开放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进,如果大家不拧成一股绳,朝一个地方使劲,那么我们的改革开放从哪里来呢?”郑其腾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