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2018 年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课题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2018 年 7 月 6 日,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健康扶贫青春行”志愿服务队踏上萍乡市贫困村中院村之路,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第三年来到中院村了。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以“精准扶贫”这个主题开展了下乡调研,此次调研形式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并且再结合走访进行调查,以此来确保调研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及真实性。我们希望此次调研能够更加了解到中院村的“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再结合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为中院村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摘要:为了保障更多人脱贫摆贫,在“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三下乡“健康扶贫青春行”为主题的活动,主要内容是精准扶贫。地点为萍乡市中院村,该属“省定十三五”贫困村。该村中经济状况现处贫困村中等水平,扶贫的工作计划现已较为完善,计划到 2018年底实现全面脱贫。我们走访调查了村中扶贫的完成度,到目前为止中院村已解决了很多扶贫脱贫上的困难问题。在对目前该村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论文的最后给出部分的解决方案和提议。然而我们认为扶贫脱贫最重要的是在于村民自身的参与度,国家的政策只是脱贫的保障,为打好扶贫脱贫的攻坚战作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经济、基础建设、农作物推广调研时间:2018 年 7 月 6 日-2018 年 7 月12 日调研对象: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中院村正文:早在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紧接着在 2014年 1 月,中央办公厅就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从而推动了这一思想的落地。在2014 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会代表团时说道“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这是对“精准扶贫”进一步的诠释。不仅如此,总书记还“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积极响应这一思想,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健康扶贫青春行”志愿服务队第三年来到中院村,开展这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深刻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看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的热衷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并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现将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的一些情况做出如下汇报:
一、实践地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中院村现状
(一)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特征中院村位于东桥镇的北端,东与五峰村交界,南与茶红村为邻,西与兰台村相连,北与排上镇山田村相望,全村总面积 4.4 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下设 22 个村民小组,住居 460户,1684 人,总耕地面积 1270 亩,人均 0.35 亩。其中水田 950 亩,总山岭面积 7960 亩,森林覆盖率 90% 以上。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全村四面环山,基础设施近年来有所改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收入主要源于外出务工。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省级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 教育状况境内设小学 1 所,师生共 200 余人2. 产业情况卫生所 1 家,工业瓷厂一个,近年年产值超 200 万元,建国后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用水利建设不断投入,现有小二型水库一座,水塘 12 口,基本实现了水利自流灌溉,确保了农业生产稳产高产。(三)扶贫脱贫工作计划湘东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博在对扶贫脱贫时强调,脱贫退出工作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事关贫困群众的民生和福祉。镇、村及帮扶单位部门要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政治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梳理清楚,补齐短板。针对脱贫退出中存在的问题,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力,把脱贫退出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扎实;镇、村作为直接责任单位要统筹推进、加强协调、加强合作,相关单位部门要全力支持中院村脱贫工作,实事求是、高标准做好村里的道路、住房、改水、改厕等各方面的改善工作,抓好落实,切实履职尽责,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作成效,确保中院村圆满完成脱贫退出工作。
  中院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5 户 47 人,已脱贫 3 户 11 人,
2018 年预脱贫 10 户 32 人。
  根据贫困村整村退出的九项指标体系,区、镇、村做了大量的工作。
  1. 是狠抓精准识别基础,做好五类人员排查;2. 是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下大力气,目前中院村有白莲产业基地种植面积 300亩,可实现年产值 60 余万元,15 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实现户均增收 1000 元以上;3. 是积极探索贫困户增收门路,设立公益性岗位 13 个,实现贫困户就业 11 人,筹建假发厂和白莲加工扶贫车间 2 个,计划 7 月底挂牌成立,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 50 个,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决胜战。
二、该项目的实施目的和意义
(一)实施目的我们“三下乡”志愿者团队的实践活动旨在达到一下三个目的:
  1. 磨练意志,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服务农村,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二)实施意义“三下乡”是大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到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传播到广大农村,并紧密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一个活动和机会。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是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重要的窗口,这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紧密相连,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
三、活动取得的成效评价
通过与领导和村民的沟通我们对当地文化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作为第一支到该村的三下乡队伍,我们受到了村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村民们的热情欢迎。
  1. 助力中医推广,让孩子们了解中医。服务队来到留守儿童身边,与中院小学的孩子们“大手牵小手”,讲解一堂生动、精彩的中药文化“四气五味”课。让更多的孩子们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
  2. 助力农村建设,开展村校联欢。服务队与中院村共同举办了一场中医药味浓厚的校村大联欢会,共 14 个节目包含舞蹈、歌曲、乐器演奏、相声等,帮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消解对远方父母的思念,感受中药文化
的独特韵味。服务队演出的《江中有点甜》、《红色经典诵读》与《太极拳》等节目,传递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内涵和风清气正的正能量。
  3. 心系村民健康,进行温暖“帮扶”。针对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现实,服务队带来了江西原创技术热敏灸和常用药品,帮助和指导村民们进行灸疗和中医推拿,治疗或缓解一些常见疾病。服务队还进入村民家里进行安全用药、药膳养生、保健功法等宣讲,一对一进行示范教学,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4. 体验基层生活,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志愿者来到田间地头,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家庭,感受脱贫攻坚的时代脉搏。为美化乡村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 关爱留守儿童,送上江中学子的温暖。志愿者与中院村的孩子们一同制作中药标本,学习中国传统纸艺。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天真和阳光给志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 学习红色精神,缅怀革命精神。服务队还来到了湘东区老关镇的凯丰纪念馆参观学习。何凯丰同志一生先后主要从事共青团工作和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他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团员青年不懈奋进、勇于开拓!
四、针对问题,提出意见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们走访了农村,下到了基层,对贫困户进行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现在我们对萍乡市中院村的现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基础建设方面:近五年来交通道路建设加快,全村公路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通讯设施较好,为促进境内的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该村的道路建设方面还不完善,比如:部分道路没有路灯,交通不发达,通往外界的路只有一条。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农村要想发展致富,首先就得完善基础设施。但不能盲目建设通村道路,当地政府要因地制宜,除了加大资金的投入,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还要动员各方积极力量。不仅如此,当地群众的参与度才最重要,群众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密切合作,这样可以形成多方支持。当地的企业也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的结合,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作物方面:该村有个白莲合作社,依旧保留着刘仁民采取的大户 + 贫困户的“1+N”模式在中院村
种植白莲。从种苗的采购、下田种植、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到采摘加工、设计包装、运输销售,刘仁民带领乡亲们一起干。“去年全村共种植白莲 150 亩,共销售鲜莲、白莲、铁莲、莲芯等近 20 万元。村民贾金开种植白莲年收入 2.6 万元,顺利摘下‘贫困帽’。今年白莲种植面积扩大到 400 亩左右,白莲产业进一步扩大。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认为要想持续发展,还得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给予农户种植技术上的支持。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并帮助农民找到更多合理的销售渠道。还要加快农村技术的转变,推广现代的种植技术,也可以以农村的需求为导向发展种植业加工,让农民可以根据加工的需求进行种植业生产,建立和延长产业链,不断开辟新的种植销售渠道。
五、活动总结
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 代表队成员们一起返回学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时间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三下乡让我们学会了成长。在返校的路上 ,大家一起交流了在本次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与体会。队员们纷纷表示 ,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 , 自己了解了农村的很多实际情况 , 学到了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 为新农村建设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凤娇 . 中院村的“第一书记”[J]. 中国江西网 .2018(1)[2]东桥镇人民政府 . 中院村精准扶贫工作报告 [R]. 中国萍乡网 .2017(3)[3]百度百科 . 中院村的概括 [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