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随笔
由于时间与地域的关系


  □江愫敏和小友坐在公二食堂里。她一边缓慢嚼着口中食物一边出神,好一会儿,又抬起头来,先是叹了口气,后失落地说道:“这食堂就不该放这么抒情的音乐。”
  她说她好想家啊,想家里的饭菜了。
  像是身体里的某团火焰突然又攒动了起来似的,我也开始抑制不住地思绪飘飞。
  十月份去听了一场期待已久的民谣演唱会,名字叫做“由于时间与地域的关系”。
  这个名字是源自一句话:“由于时间与地域的关系,我们这一生见面的机会不会超过三十次了。”句末隐藏着叹息,却容不得人细想,因为你只要一计算,就会发现你与你认为亲近的人,其实见面机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了。
  假设你从十八岁离家去外地求学与工作,每年回两次家,那么到八十岁时,你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是一百二十四次。而与更年长的祖父祖母辈,见面的机会就远远少于这个数字了。
  静默间,我想起了在故乡的日日夜夜,想起了每一次离家的怅然若失。妈妈总说我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因为我和她分别的时候从不掉眼泪,从小到大都这样。可每当我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想起她的样子的时候,我都会感受到鼻子一酸。
  不知道我离家的这些日子里,生活又在她头上埋了多少白发。
  爸爸总说我不重视他,因为我总习惯打电话给妈妈。每次我和妈妈通话的时候都听见他俩吵嘴,往往是在争抢电话。恍惚想起他脸上的皱纹,像一道道小小的沟壑,把他年轻的岁月和往后的日子隔离开来。
  爷爷奶奶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生命的规律让他们老去。打电话的时候我是看不到他们的神情和姿态的,只有语调,在听到我的声音那一瞬间会马上上扬一个度。我却只能在电话的另一头陪伴他们。
  北京的深秋不太适合想家,那些细节越微小,心里的情感就越庞杂。由于时间与地域的关系,我们回家的机会,和亲人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愿你我,都还记着这远方的联结。
  “想家的时候就打个电话回去吧。”
  我对小友如是说。
  (本文选编自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挚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