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哥,你看我涂得怎么样?”“嗯,你做得很好……”这是常德市坡头镇中学的同学们在教室里涂画江豚模型,稚嫩的面庞上满满的透露出做事的细致与专注。回答他的是我们学校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成员,这是他们又一次怀着赤忱的热情到中小学进行宣教活动,每周平均两次的理论课加手绘课。
微笑的精灵
2006 年,一场名为“湿地使者”的环洞庭调研活动在洞庭湖畔开展,随湖风飘扬的鲜红旗帜,在自行车轮碾过洞庭大地的嘎吱声里掀起一番热潮,浩浩汤汤,颇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势。自此,第一个致力于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学生社团成立了。
湖南理工学院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于 2006 年,以“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宣传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大学生湿地保护意识”为宗旨,主要致力于洞庭湖区的生物保护及宣传,以护水、护鸟、护豚为三大主线进行活动开展。洞庭湖湿地志愿者保护协会凭借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洞庭湖生态保护行动,并得到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力支持。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建立了“湿地使者行动”、“保护淡水大熊猫、留住江豚美丽微笑”、“观鸟爱鸟护鸟,守护湿地精灵”等系列品牌活动。
“可能因为生长在农村,所以骨子里就流淌着自然的血脉。”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团支书刘杨洋是一个来自岳阳平江的女孩,门前静静的汨罗江,使她和洞庭湖结上不解之缘。大自然养育了她,这是天地之爱,而她和她的伙伴们也渴求通过自己的行为去爱自然。2016 年,在湿协成立十年之际,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了湿协,从此开始用他们的方式爱自然、爱湿地、爱洞庭湖。
“我们称自己为湿协人,而我眼中的湿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在一条漫长的路,一起坚持做一件事,满足而骄傲。因为这些,才有湿协。”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会长王淋谈起协会不由微笑,“我对我们做的每件事印象深刻,很多时候还能够回忆起很小的细节。”
忠实的守候
去年寒假,湿协成员前往西洞庭湖常德市坡头镇进行“渔民转产转业”调查,渔民对他们寄托了满满的信任,相信他们能为他们的艰苦发声,但当那些努力与渔民的期待相差甚远时,他们内心便充满了失落和自责。“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志愿服务的责任所在,而不再自我满足。”作为会长,王淋更感责任重大。“值得骄傲的是我们身为湿协人,也真正为湿协做过事。”王淋的脸上满是认真,她认为从协会的名字开始,就彰显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充分认识到,洞庭湖的水质是衡量洞庭湖湿地环境的一大重要指标,协会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对洞庭湖湖水进行水质检测,今年暑假将对岳阳地区河流湖泊进行调研举报。护水以净滩为主,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湿地进行净滩,清理滩涂垃圾,一方面净化洞庭湖湿地的环境,同时也很好地向众人传播了环保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洞庭湖是湖湘儿女的湖,同时也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
“认识鸟的种类,更有利于我们去保护湿地的各类鸟。”洞庭湖湿地是候鸟的“南方港湾”,保护候鸟,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从日常观鸟开始。观鸟是一个认知类活动,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周末会在学校周边组织户外认知,同时每年四月爱鸟周会赴其它高校参加全国观鸟大赛以及组织成员假期参加全国观鸟营。
传承的力量
“如果江豚不在了,谁能想到下一个消失的是不是我们人类呢?”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张脱冬本是我校 2013 届毕业生,毕业后便留在了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五年过去了她还是当年的“江豚姐姐”。
签下生死状,竭力保护洞庭湖,守护好这一江碧水,她们都在行动。“一线保护工作我们也有参与。”湿协会组织成员与专业人员一起巡护,坐船在洞庭湖面上搜寻非法捕捞,然后举报渔政部门处理,保护洞庭湖湿地免受人为破坏。
留住江豚的微笑,保护好洞庭湖的精灵,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与环保 NGO 合作,开展江豚环教活动,本学期致力于“小豚大爱”自然教育课堂,初步估计要在岳阳各所学校安排 100 余节课,现已经影响两所学校 8 个班级800 多余人。化工学院的袁洋同学正是团队的一份子,他回忆起刚加入团队时腼腆而与其不甚相容的情况,好在后来这个团队的温暖和大爱让他转变了观念,他开始走向外界,执着而坚定。孩子们声声“老师”在耳畔回响的场景,在身为理科生的他心上开出了花,“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瞬间。”
通过课堂形式,采用科普课堂+手绘环保模式,讲解江豚和其生存现状,从而鼓动孩子们创作一些作品,通过展览引起和更多人的关注。“一个孩子能带动一个家庭,十个孩子就能带动十个家庭。”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心系环教,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将保护湿地、保护洞庭湖、保护江豚的意识带进中小学生的课堂,这更是环保意识的一种传承。
“感谢爱让温暖回归到自己。”正如刘杨洋所说,她们之所以如此尽心尽力地去守护湿地,也仅仅是希望,她们对自然的爱能够循环产生爱,最后将爱回归到人类自身。只有守护一江碧水,呵护好万里青山,才能真正让大自然成为人类美好、和诣的家园!
(学生记者 罗小旦 张星雨 余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