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淮海园迎来了新鲜面孔,萌新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憧憬着新的大学生活。刚入大学的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感,他们想要在大学里活出与高中不同的“模样”。
美好憧憬崭新的起点
丢掉书本,丢掉唠叨,丢掉烦恼,新生们迎来了他们口中的“天堂”。有的同学想要在大学里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的同学想要通宵熬夜追剧;有的同学则是想要在大学寻求着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对自己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都有着不同的期待。文学院的张同学所期待的大学生活是享受的。她想着每天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不想上的课可以不用去,一天都可以捧着自己的手机看着喜欢的电视剧。平时作业也就随便应对应对,反正大学老师也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天天催着我完成作业。“上大学肯定比读高中轻松多了!”张同学谈起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满眼都放着光。
可能很多新生都和张同学一样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大学就是“自由的天堂”。没有人来督促你学习,没有人来给你压力,没有人来干涉你的一举一动,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度过你所要的大学生活。然而大学生活真的像想象的那么轻松自在吗?
奋斗书写别样青春
摆脱了高中的模式化学习,大学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校长在开学典礼的演讲中说,”上了大学就轻松,这只是一个童话,而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淮海园中,有无数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用不懈的奋斗,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书写自己青春的篇章。
校十佳大学生的王婉蓉早在大一就体味到专业学习的乐趣,早早确立目标,跟着学长进入了科研团队。肯吃苦、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去研读有关书籍,虚心求教。就这样一步步,她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实验小白”成长为能够独自带队参赛的“团队领袖”。
化学工程学院的朱明志以一年127本的借书记录获得了2016-2017年度校“读书之星”的称号。在书海中遨游的他这样说道:“读一本好书,似与一位智者在交流,这样便能拓宽看待问题的视角,形成自己的思维。”
文学院大四学生章轲楠有着一副迷人的好嗓音。来到淮海园,他以兴趣为师,成为了校广播台播音员。他的大学生活愈发充实,不断在各项播音比赛中披荆斩棘,将各项大奖收入囊中。
大学生通讯社前任社长张苧予醉心文字,在社团收获了别样的情谊。大一到大三,她从一个只是缩在角落里默默观望的鼓掌者,成长为一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领导者。作为社长,小到社团内部活动,大到市级记者挑战赛,总能有条不紊的展开,社内成员在合作中变得越来越亲密融洽。
自律拥有开挂的大学
当你在打怪升级时,他们各种证书拿到手软;当你在追剧时,他们的借书记录排在专业前几名;当你在床上睡懒觉时,他们已早早在自习室背单词了。你们曾在同一起跑线,但是有自制力的人将你远远甩在身后。
如果你想拥有开挂的大学,听听他们的建议——张苧予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回答道:“就是行动起来,不要等着别人推着走。”当自己感到迷茫焦虑时,一定不要坐以待毙。不行动的话一切都不会改变,行动起来,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是至少自己明白我曾努力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组织工作之中的人情交际中,至少要用自己的双眼,去真切地阅读如何能携集体之力完成一个项目、一个晚会、一次比赛。
“大学生活相对自由,这就要求我们有较高的自律性,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规划,设置几个预定的目标。”这是王婉蓉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对学弟学妹的一个忠告。与其混混沌沌的度过四年大学时光,不如早立志,立长志。学会奋斗,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路可走,有梦可追。
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没有家长的时时教导,没有分数限制的压力,这是最好的大学,这也是最坏的大学。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着一颗奋斗的心。这条名为奋斗的路,道阻且长,行将则至。
人生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散场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大学生活作为你人生这场直播中的一个镜头,希望你能完美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