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艺绘美丽 言传乡村——云南艺术学院赴大理巍山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云南艺术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内容,围绕“青春大学习,奋进新时代”的主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安排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各级团组织推荐申报,校团委从美术学院、高职学院、校学生会选拔组建了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专业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品质端正、能脚踏实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40名优秀志愿者团队,团队由校团委主持工作副书记朱超老师、校团委王超老师、高职学院李进老师、孙永强老师、美术学院黄惠老师带队,分赴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北桥村、大厂村开展为期七天(7月22日——28日)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在校团委和高职学院党总支、美术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经过带队老师们及志愿者们的精心准备,于7月22日平安抵达了此次的实践地——大理巍山县。23日一大早与大理巍山团县委及庙街镇当地村干部进行沟通协调,确定了工作方案后便正式开启了这趟实践之旅。
  一、艺绘.美丽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结合专业优势,挑选环境艺术设计、壁画专业师生深入新农村安置点,为新农村着新装,进行墙体美化,融入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等宣传内容,在美化农村环境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更好更快的将新时代新思想内化于心。
  对待专业,同学们是认真的。开工前认真的研讨方案,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风雨无阻甚至挑灯夜战。
  一张张宣传壁画跃然墙上,引来不少村民的驻足点赞。村里一位老爷爷听说来了一群可爱的大学生在村里画画,特地赶过来参观,在每一幅宣传画面前,爷爷都会认真的看很久,然后连连称赞“画的真好!真好!”
  二、言传.乡村以“七彩假期”为主题,挑选舞蹈、音乐、绘画专业志愿者为大厂村儿童开展艺术夏令营活动。在村里用于操办红白喜事的集体客场,临时搭建起的简陋课桌椅,并没有阻挡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平日里冷清的客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叠纸鹤。一只只小纸鹤代表着孩子们的一个个小心愿,愿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美丽富裕,因为这样,父母亲人就不用再外打工赚钱,因为这样,孩子们的童年才能有父母的陪伴,幸福快乐成长。
  手绘小花伞、折扇;捏超轻黏土、黏土画;手绘小动物面具? ? 你很难想象这么漂亮的作品出自这一群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们之手。这些他们眼中“大城市”小孩才能见到的新鲜玩意儿,在这之前他们见都没有见过。
  不仅孩子们对这些玩意儿充满好奇,就连村里的大爷大妈都加入了欢乐的海洋,一起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村民张大爷告诉志愿者们,这是孙子暑假以来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村子里没有什么适合小朋友的娱乐活动,每天只能抱着手机玩游戏,大爷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三、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7月27日,云南艺术学院赴大理巍山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安排了全体志愿者进行了以“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志愿者团队来到中共蒙化县委翁家垭口会议纪念馆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党史,知党情,团员们重温入团誓词,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在参观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共蒙化特别支部的建立过程、翁家垭口地下县委会议的背景、会议后的重要武装斗争活动和长山游击队、无量武工队的光荣历史,重读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切身体会到了革命先辈对人民的热爱,对党事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激励我们所有人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扬传统,敬业奉献。
  四、总结和收获
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彰显青春活力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赋予大学生的崇高使命。
  (一)磨练意志,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奉献了爱心;另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三下乡”活动,大学生直接与普通农民接触,通过深刻体验农村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现状,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克服轻视劳动的偏见,培养他们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大学生在“三下乡”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在一起住宿、一起调研、一起工作,相互照应、同甘共苦,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了解国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在象牙塔内,难免会对国情认识不够,对政策把握不透。“三下乡”活动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较深的了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去农村,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去知晓民情和国情,去思考、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使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培育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服务农村,坚定理想信念本次“三下乡”活动作为一个集体走近农村、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把党的政策和党的温暖带到农村,把文明新风和民主法制带到农村,同时也可使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在感受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坚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理想信念,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