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记2017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尚振科





  尚振科,男,汉族,1995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1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2017年9月获校级“挑战杯”三等奖,担任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现已取得推荐免试攻读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资格。
  听过他的人,知道他是学霸,看过很多书;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很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知道如何去做,勇于追逐自己内心的声音;跟他合作过的人,知道他有责任心,思维活跃,视野开阔。
  他就是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1班的尚振科,一个认真学习、知行合一的邻家男孩。
  学得踏实,讲得明白
我们能够言说的才是我们真正理解的
2014年,尚振科考入我校学习英语专业。“之所以选择英语专业,是因为高考的时候就英语成绩最好,可是到学校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尚振科说。英语专业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大概可以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尚振科自认英语基础不错,但学起来却有些吃力。
  大学听力和高中听力在语速、篇幅、内容上都不太一样,刚开始同学们普遍反映听不懂。为了提升听力,尚振科在课余时间听BBC。刚接触BBC的时候有点懵:语速很快,时间很长,根本听不清楚在说什么,听着听着就不想听了。后来琢磨出来,不需要听时间很长,也不需要抓住每一句话,一次只听十几分钟,时间长了就有语感了。听了一个月以后慢慢能听懂在说什么,也能记下关键词,但语速还是跟不上。这时候再联系上下文,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渐渐地就习惯了。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学好阅读词汇量很重要。抱着词汇书狂背单词的身影校园里随处可见,但尚振科并不认同这种学习方法。“我之前也试过这种方法,但事倍功半,没什么效果,只能记住前两页的内容。”尚振科说。在尚振科看来,阅读英文原著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词汇量会有很大的提升,看不懂的就去查,印象很深刻。当然不是遇到生词就去查,而是先联系上下文,先猜。读完之后就会发现没太多生僻词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对理解文意有障碍的单词要及时去查,重点记忆。
  英语学习可能跟其他科目的学习不太一样,尤其是外教上课的时候会分成多个小组,团队合作、集体学习等教学方式用得比较多,学习效率会比单独学习要高一些。尤其是在语法学习上,尚振科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学得踏实,讲得明白。每当学到一个新知识,尚振科会先讲给自己听,检验是不是掌握了。有同学在身边的时候就会讲给同学听。遇到比较难的知识点先试着讲给别人听,别人能听明白,就是真正掌握了。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明白了,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不明白就会问。如果把自己问住了,自己也存在困惑,这就不能叫掌握,就要再回去仔细研读。通过这种方法查缺补漏,对学习有很大提升。
  
19岁,梦想的远征
我们终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在上高中时,尚振科就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环境很宽松,可控的时间非常多。没事的时候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书,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高考时填报志愿时,尚振科报考我校并顺利录取。这一年,尚振科19岁。
  “大一刚入学时还比较懵懂,对所学专业不太了解,对未来没有太明确的设想,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尚振科回忆说,“后来参加校会和院会,还参加好几个社团。当时就是想尽快让自己充实起来,感受一下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入学一段时间后,尚振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忙,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课也比较多,真正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很少。这种忙虽然会让自己很充实,但他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似乎与自己最初的设想渐行渐远。
  尚振科高中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也能合理规划时间,工作学习两不误,这种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去泡图书馆,文学、医学等各种门类的书都有所涉猎。大一忙于参加活动,大二渐渐抽出身来,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自由支配。泡图书馆的时间越来越长,书读得越来越多,网球场上也多了一个活跃的身影,节假日偶尔还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慢慢地开始有了高中时所向往的那种感觉。
  如今尚振科马上就要毕业,到海洋大学继续深造。回首四年的本科生活,他感觉比较满意,基本上是按照自己设想的生活方式度过了大学四年。在尚振科看来,大学比较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自己比较庆幸,也比较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在征途中也收获了鲜花与掌声。鲜花和掌声只是点缀,对尚振科来说,更重要的是坚持自我,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活成了自己期望的样子。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实践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学习是大学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说整天坐在教室,捧着课本、奋笔疾书就是学习。出去走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看到的、学到的东西也很多。在学校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在外面学习的要更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大一暑假时,尚振科联系了7名同学,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志梅的带领下,成立了一支社会实践队。实践队以丹凤小区为样本,研究长清区安置区老年人生存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对社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生活状况、健康状况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同时还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普及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参与社区卫生中心健康档案信息的更新。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将自己的研究总结成一篇一万三千多字的调查报告。
  “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亲身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也加深了我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尚振科说。除此之外,实践调研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学里,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会与他人沟通,这可能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基本技能。掌握好这项技能需要丰富的阅历,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多看看窗外的世界,而不能停留在纯粹的理论中。
  毕淑敏曾说:“我们不完美,但我们努力。”尚振科给我们展现的除了独到的学习方法之外,还有他对生活的态度。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过自己想要的日子,生活就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更加富有趣味。虽然每个人可能都是所处环境的囚徒,但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感受自己、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