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代 青 年 砥 砺 奋 进 的 生 动 范 本
——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刊出,立刻引起极为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本书收录了当年与习近平总书记同期插队下乡的知青以及当地村民的采访实录,亲历者以“唠家常”的方式回忆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细节,还原了一位大国“掌舵人”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有着 30 多年教龄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一名大学校长,我怀着虔诚的心研读了本书,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历史事件、蕴含的精神力量,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仅从中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源,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和洗礼,更对从事的高等教育工作有了新认识、新思考。
这本书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关于领袖人物宣传、党的理论传播、党员党性教育等方面的一大探索创新。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领袖论、中国共产党人党性论及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论的生动教材;是一本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健康成长成才的鲜活教材。在高校师生群体中,掀起了学习青年习近平、以青年习近平为偶像楷模的阵阵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四十多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村的峥嵘青春,以强大的感
染力和感召力,深深吸引着当代青年追求和敬仰,激励着广大青年迸发出把青春梦想融入伟大时代的昂扬斗志。
这本书通过采访实录,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在那段知青岁月里,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为民谋利的点点滴滴,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推心置腹的一言一行,成为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当代青年锤炼自我、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每位青年都应当主动汲取丰厚精神滋养,自觉以青年习近平为偶像楷模,勇担时代重任,不负青春韶华。
勤学好学善学是青春进步的人生阶梯。“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异常艰苦的生活里,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广读博览,求知若渴,留下了许多佳话,至今仍为人民津津乐道。插队同住的知青雷平生回忆道:“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发现近平还在看书”。还有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等。青年习近平不仅勤奋,还善于学习,“读书注重分析比对”,做到“既知其然,又知
其所以然”。2013 年习总书记曾回忆道:“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朴实的话语,艰苦条件下依然勤学好学善学的青年形象跃然纸上。唯有如此,才有梦想起航时的厚积薄发。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不懈动力。“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头戴“黑帮子弟”的帽子,依然坚信真理追求进步,依然心怀老百姓的冷暖,胸怀为民谋福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生抱负,并义无反顾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先后 8 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 10 次写入党申请书,不气馁不焦躁,历经周折方入团入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哪怕是同伴们纷纷离去,他依然沉着淡定,“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插队同住的知青王燕生回忆。即使是后来担任耿飚的秘书一段时间后,习近平不愿意走捷径,依然坚持到地方上去,到基层去,到正定去工作。正如他所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
也没什么。”他认准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朴实的底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矢志艰苦奋斗是青春圆梦的必经之路。60年代末、70 年代初的陕北高原,是全国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而习近平又是陕北知青中年龄最小、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年龄还不满 16 岁的习近平在这里一待就是 7 年,家庭的压力,精神上的负担,始终伴随着他。但他没有消沉颓废,“过四关”“入党”“提干”“上大学”,努力为老百姓干实事,促生产、办沼气、打水井、办铁业社、打坝地、办代销店、治理河桥,为老百姓们带来了很大变化,至今仍在受益。正如梁家河村民王宪平所说:“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原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兴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2013 年习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我们相信,细读这本书,青年学子们必将对这段话,有更加感性、更加深刻的体悟。
青春的力量,承载一个民族的未来。青年习近平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今天的青年,有梦想、有机会,但也有考验、有挑战。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起点,都要自觉以青年习近平为偶像,不负青春韶华,时刻不忘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谆谆教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陕北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广大青年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扎根中国大地,洞察国情民情,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无悔的青春刻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