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财大论道
突出抓早抓小做细做实
不断推进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校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上,王乔书记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动员令。确保违纪违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消除在执纪审查之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是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此,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立足于早、立足于小的思维理念,抓教育正本清源,强监督防微杜渐,严问责以儆效尤,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日常化经常化,而不运动化鸵鸟化。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坚持教育为先。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一要正面教育净化灵魂。要利用教职工大会、“三会一课”时机,严密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使全校教职工明白“根扎在哪里,要走向哪里”,不断夯实理想信念;学习《党章》《教师法》等内容,使全校教职工明白“称职教师、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不断树立良好形象;学习校金牌教师、优秀党员的先进典型事迹,使全校教职工明白“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二要反面警示触及灵魂。以案说纪是最生动的纪律教育公开课,一个个反面典型案例,揭示了违纪违规问题的思想根源,释放了纪律的震慑力量,可以起到“明是非、正视听”的作用。要运用好通报的案例、身边的案子开展警示教育,使它们成为教职工学习法规、尊崇法规的活教材,在强化“不敢”“不想”中发挥重要作用。要运用好附近的场所开展警示教育,视情分批组织教职工到附近监狱接受精神洗礼,通过案例讲解、聆听忏悔、实地感悟,使教职工思想上真正有所触动。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坚持监督在前。监督抓好了,门槛就抬高了,全校教职工出问题的几率就小了,被问责也就少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强化党在学校全面工作中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坚持“警钟常敲”。在实际工作中,谈话与没有谈话、提醒与没有提醒过的单位和个人,在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对问题的警觉度上是有明显差异的。学校在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的基础上,要利用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时机,针对敏感问题进行重申提醒;各单位要利用召开教职工大会时机,对近期易发生、兄弟单位已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醒。特别是对容易发生问题的事,各级党组织要多点“婆婆嘴”,经常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员。二是要坚持“全程监控”。各级党委和纪委要提前介入、全程介入。相关职能部门要先建章立制再按章办事,提前将计划方案报上级党委和纪委审查,上级党委和纪委发现方案制定有漏洞或是流程不随方案走,就要及时提醒、及时叫停、及时纠正,切实达到“少解释甚至不用解释”的目的,真正实现关口前移,全程把控,坚决杜绝边操作边立规,“人”的主观因素大于“规”的客观实际,切实做到程序合法、结果公正。三是要敢于“忍辱负重”。对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治,看似与人为善,实质上是养痈遗患,是对单位建设不负责任、对全校师生不负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克服好人主义,敢于唱黑脸,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发现教职工“有异常”“不对劲”,就要找本人谈谈,或者打个电话提醒提醒,或是在教职工大会上点点他的名字。这些工作可能暂时会引发部分人员的责骂,会受到一些误解和委屈,但时间和实践终将证明,这才是对教职工政治上和家庭上的最大保护。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坚持问责从严。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让党纪校规深入人心。要建好“责任链”。要将全校教职工按照直接责任人、直接领导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建立三级责任制,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党委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和其他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做到责任到人、权责清晰。要强调“重后果”。要经常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内容,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教职工明白“违纪违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被处理的后果是什么”“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监督责任、不认真履职的后果是什么”,不断强化敬畏之心、提升履职能力。要严查“小瑕疵”。抓早是为了不出事,抓小是防止出大事。要加大日常监督执纪力度,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尤其是对一些轻微违纪行为,要动辄则咎,及时处理,防止量变引起质变,防止‘破纪’向‘破法’演变。要坚持“一案双查”,在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