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平凡生活的放大镜
!!!!天文,一个让人遐想让人沉思的世界;天文,一个令无数学者为之痴狂,为之献身的世界;天文,也是一个创造奇迹与等待时间验证假象的世界。畅游在天文的世界里,我认为我收获的不只是科普知识和视野的拓展,更多的是从天文学的进程中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这对我们而言犹如生活的一面放大镜,让我们以后的路走得更坦荡,更惬意。
但凡载入史册的天文学家,必定有其可贵之处。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异于常人的毅力及耐力,这些都是为人所称道的。但在我看来,一个真正出色的科学家还应该不断地探索自信的含义,走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之路。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想要利用现代物理学观点解释白矮星的钱德拉塞卡,还有当时权威的代表———恒星结构理论的奠基人爱丁顿。当年的爱丁顿,已是名满各界,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研究极为自信。在他看来,尚且年轻的钱德拉塞卡在白矮星的研究方面还不能和他匹敌,因此,他傲慢地批评钱德拉塞卡的相对论性简直“离奇古怪”“全盘皆错”并且当场把他的论文撕成两半。爱丁顿做出如此举动可能完全是出于他的过度“自信”,归咎于对自己权威的肯定,而忽视了自己所从事的天文学有太多的东西是在假想中成熟和发展的。在面对新的学说时,在新的学说中应用了不熟悉的领域的理论时,过于自信的爱丁顿没有到物理学界去寻求答案,他在没有进行透彻的研究论证前就否定了新生,扼杀了真理。而当时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也听信权威,将已经决定的新理论报告临时取消。一味的相信权威,其结果是整个天文领域的滞后和这一领域所有成果诞生的延迟。
其实作为一位学者,当自己取得的成就越高时他就越需要重新审视自我,探索自信的背后自己是否真的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评判他人。理智并谦虚地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也不失权威的风范,且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从另一面来说,钱德拉塞卡在面对权威的封杀时,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坚持自己的理论。在失去了向全世界进行申辩的机会和他所热爱的工作时,钱德拉塞卡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自信,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自信的支撑,钱德拉塞卡才能冲出重重封锁,走向科学的黎明。
钱德拉塞卡的“自信”是一种执着,是一种不畏权威不畏失败的探索精神。也许在他的理论没有被认可之前他会被认为是“执拗”,是“不可救药”,但正是这种狂热的追求才使整个天文界有了耳目一新的可能。
当然,在新的理论没有被充分验证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等待钱德拉塞卡的也可能是极大的失败。但凡事都应该亲自去尝试,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我们无权首先否定自己,哪怕自己最终真的错了,失败的经验积累不也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吗。从这个角度说,自信是证明自己付出会产生价值的唯一筹码,是贯穿自己一生的力量源泉。
从两位天文大师的自信,我似乎看到了现代社会中无数平凡版的“爱丁顿”和“钱德拉塞卡”,当然还有上面假设的那个屈服于权威与他人言语的“钱德拉塞拉”。在如今这个众口铄金的社会,彷徨在他人的言论中,轻易地否定自我,放弃自我的应大有人在。要活就要活得有思想,有个性。钱德拉塞拉的一生是独特的,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研究风格,这是因为他有自信,相信自己即使在不同的领域里,只要方向正确并小心求证自己的观点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带着自信去追寻自我。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不要在迷茫之中丢掉自己的人生与个性。天文世界,还有很多的哲理等着我们去透视。平凡生活之中,我们品味着天文,走向成熟走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