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成都,寒流已经侵袭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天气阴沉而寒冷,路上的行人都是裹紧衣服匆匆而行。就是在这样一个阴冷的下午,我采访了成都医学院2006级本科毕业生,2007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阮鹏。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他参研和主研了全军、省部级多项科研任务。在大三、大四两年时间里发表了近50篇科研和科普论文,多篇论文登上了我国临床内科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成为我校首先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生。他论文发表的级别令同行惊叹,其科研能力更是深受领导、教授好评。
走进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办公室,阮鹏亲切而略显腼腆的笑容让我的心头感受到一阵温暖,而他满满一整柜的、大红的荣誉证书更是深深震撼了我。中国未来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医药导报》、《中国保健》杂志社特邀编委,搜狐博客健康评论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四川药学会会员、四川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科普作品、文学作品100多篇,已出版专著4部。看着这些耀眼的身份和丰硕的成果,让人很难相信它们的所有者是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阮鹏,他正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为当代优秀大学生做了最好的注解。一整柜的荣誉证书、一摞发表过文章的杂志和出版的专著,它们在用一种最简洁的语言诠释着阮鹏的优秀。科研是一种爱好在常人眼中,搞科研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每天面对的都是枯燥的书本、冰冷的仪器,而且当今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网络游戏、谈恋爱、参加社团……面对这么一个充满刺激诱惑的世界,阮鹏是怎么可以静下心来坚持搞科研的呢?“就像其他人上网聊天、打游戏一样,搞科研是一种兴趣,是一种爱好”。原来他把科研当成了一种兴趣爱好,难怪他乐此不疲。
在学习科研之余,阮鹏最喜欢看电影和跑步。劳累了一周,阮鹏会看一部电影来犒劳一下自己,他最喜欢看的是科幻片和战争片,“校园网上所有适合看的电影不管是好看的还是难看的我都看了,校园网上看完了,我就去外网下载看。看电影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阮鹏如是说。挫折让我成长阮鹏出生于绵阳三台一个普通家庭中,父亲在川北一家小煤矿工作,母亲待业,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尽如人意。让阮鹏记忆深刻的是,小时侯闹饥荒,家里没有吃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条件稍好的亲戚家,“按身高法则推算,我应该长到一米七三的,可是现在才刚刚一米七,可能跟当时营养不良有关”阮鹏开玩笑的说。“与很多同学相比,我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但是我获得了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而且挫折磨练了我的头脑,让我看问题比别人更深入。”阮鹏接着说。
本科生搞科研很不容易,且不说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的限制,还要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首先就是获得参与科研的机会,最主要的是一些人对本科生不信任,认为他们没有进行科研的能力,因而机会很难得。从一个给课题组打杂的学生到课题组的正式成员,再到课题组的骨干力量,阮鹏的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
“遇到挫折、困难,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要从自身找原因。”阮鹏说,每一次的挫折都会让他更加成熟。遇到挫折、心情压抑时,他会去操场上跑几圈,“大汗淋漓之后,心情非常舒畅,也就释然了”。在感恩和奉献中升华自我面对荣誉,阮鹏一直很谦虚、淡泊。谈到科研之路,他充满了感恩的心。“我要感谢学院领导,特别要感谢宣传部各位领导老师,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走上科研之路的”。在做科研之初,各种条件都不具备,为此阮鹏给学院写了一封求助信,院领导高度重视,尽力帮助其解决困难,宣传部更是为他准备了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更为他配备了一台电脑。有了电脑,阮鹏如虎添翼,写文章更加方便快捷,干科研的劲头也更足了。硬件方面的困难解决了,阮鹏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采访中,阮鹏特别提到一位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刘教授。提到刘教授,阮鹏充满了感激之情。那是在写《马加爵堕落的心理学透析》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经验不足,阮鹏找到刘教授,希望其能对他进行指导和帮助。在这之前他们完全不认识,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后辈,刘教授毫不吝啬,悉心指导。就是这么一篇不长文章,他们反反复复讨论修改了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阮鹏受益匪浅,“我走上科研之路,很大程度上受刘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不仅教我研究的方法,更让我自信地面对我的人生”。
阮鹏说:“搞科研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责任感。努力做点事满足个人私欲其实微不足道,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对他人、对社会更有用。”有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阮鹏做科研充满了动力。他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有胃病,每当犯病的时候他们都会心情烦躁,情绪低落,阮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能不能通过心理学角度进行干预治疗呢?为此,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研究出了幽默疗法。看到自己的研究帮助了很多人,阮鹏打从心底高兴。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阮鹏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尽他所能地帮助身边的同学。他的复习提纲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资料。每年临近期末,他都会把复习资料整理好,复印给班上的同学,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科研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阮鹏说今年他有很多突破,不仅是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的等级和数量,而且还实现了跨学科发展。《我国科技人才影响因子评价研究》这篇文章发表在管理类杂志上,突破了他药学和心理学专业的界限。
面对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阮鹏淡淡的说“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科学无止境,有着攀不完的高峰,我翻过的高峰在专家眼里不过是几座小山丘”。谈到未来规划,阮鹏说他明年会继续申报一些课题,同时把现有的课题做完,参加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他还会参加明年的研究生考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将来还会读博士研究生,以继续他的科研之路。
阮鹏是一个沉着而稳健的人,同时又能让人感觉到他身上蓬勃的朝气。他勤奋努力,踏实上进;他自信而不骄傲,和气而极易交流,从他平和的心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激情和一种向上的青春锐气。“如果是鹰,必定要到蓝天翱翔。”阮鹏已经开始起飞,他的目标在蔚蓝的天际,他正用渐渐丰满的羽翼,在蔚蓝广阔的天空中留下一道亮丽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