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风建设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孙利加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明确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好的校风、好的教风、好的学风。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生存、发展、创新的基础。当前大学生学风表现出涉及面比较宽、学业失败现象较为普遍、干扰热点转移、干扰前移、师生双向不满、心态矛盾加剧等许多新的特点。
  学风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应试性基础教育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动力不够、学习方式不活、自控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等。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开的是顺风船,他们或很少遭遇失败,或在经历挫折时形成了不良的心理习惯,如逃避、推诿、自弃等,有的甚至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已经有一些心理畸形,如封闭、抑郁、睡眠障碍等,因此一旦学习上受挫有时甚至是很小的挫折,也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些问题是应试性基础教育的一种滞后反应。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项长效工程。要以抓制度建设严格管理为突破口,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以专业思想教育稳固基础,师德教风建设为重点,以丰富的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文明素质,自觉完成学习计划,严明考试纪律为切入点,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相长。以丰富的活动,营造学生科研学术氛围。规范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职责,确保学风建设落到实处,严肃考风考纪。抓好学风建设,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习惯,从必然走向自然,从引导走向自觉,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大学学风是大学最高理想和信念体现,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动力源泉。建设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激活校园空气,还将作为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任务,应该长期不懈地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