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8月5日是长沙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忆这段不平常的日子,就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记忆犹新。我是1948年春季考入长郡中学的,1949年14岁的我正读初二,这期间,正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节节胜利时期,也是人民革命战争进入大转折时期。随着解放大军渡江南下,蒋家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国民党反动派是不甘心自己失败的。解放军渡江南下后,白崇禧从武汉撤退经长沙到衡阳。濒临灭亡之时,阴谋在撤退长沙之前破坏城市电厂和一些重要设施,企图阻挠湖南和平解放。白崇禧曾扬言:“长沙赤化得很厉害,要血洗几个学校。”整个长沙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中,许多学校匆匆提前放假。大部分同学陆续离校,学生宿舍也驻扎了军队。在这极其险峻的局势下,长沙地下党指示组织护厂护校斗争,准备迎接解放。我们学校于六月成立了护校委员会。在地下党和护校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与高年级的部分同学留校参加了护校斗争。由进步同学带领组织我们相互看一些进步书藉,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牛虻》;唱进步歌曲:《一根竹竿容成弯》、《山那边哟好地方》、《古怪歌》、《团结就是力量》,还参加教工人识字、算术、唱歌等活动。
我们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正义感和革命热情还是蛮强、蛮高的,和高年级进步同学一道参加四·七“反迫害、争和平”的大集会游行,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示威,上街贴标语、贴传单。尤其令我难忘的是1949年8月5日晚上参加迎接解放军进城的那段情景。那天,我们早早吃过晚饭。师生每人拿一面小旗子,整队出发步行到黄兴南路坡子街口附近准备迎接解放军。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一些生动感人的情景不禁历历在目地呈现在眼前。迎接解放军进城不能没有毛主席画像,但那时哪有毛主席画像呀!就是一张照片也找不到,事后还是戴超伦同学(解放后才知道他是地下党员)从画报资料上找到重庆谈判时毛主席与蒋介石的一张合影,由学校的美术课老师梁新民根据放大照片绘制而成的。为了准备文艺节目,我们还联系有关文艺团体找来了一些新歌,如《东方红》、《天上太阳红彤彤》、《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连夜刻成钢板,油印,分发大家练唱。
8月5日晚上,长沙成了一座不夜城,整个城市都沸腾起来了,二十万(时长沙只有四十万人口)涌向街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我们长郡中学的队伍排在坡子街口,对面是第一师范的同学。那天可能是欢迎的人群太多,晚上10点多钟解放军队伍还未过来,我们就和一师的同学相互拉歌。拉歌气氛十分热烈,我们唱:“天上太阳红彤彤,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们就唱:“天上太阳红彤彤,一师出了个毛泽东。”两边对拉对唱,一连唱了几十首歌。我们在那里一直唱呀、等呀。一直等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才盼来了亲人解放军。前面是仪仗队,军乐队,腰鼓队,秧歌队,后面解放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还有不少战士牵着高头大马。当我们见到解放军的时候,欢迎的人群更加沸腾了。我嗓子大,带头高呼口号:“毛主席万岁”,“解放军万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震天价响的口号声一遍又一遍,坡子街口对面李四怡堂药店竹竿长的鞭炮声更增添了欢迎的热烈气氛。在这狂欢激情的海洋里,我们边喊口号,边和亲人握手致意。这一天晚上是长沙市人民最高兴、最激动的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欢庆长沙和平解放,我们欢庆长沙获得新生。今天,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我们期盼长沙取得更辉煌更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