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橘子洲头









  橘子洲头出名源自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诗人笔下的橘子洲头美仑美奂,长沙作家何立伟也曾写一文《山、水、洲、城》歌颂美丽的长沙在中央台播放,流传甚广。
  橘子洲是长沙湘江中央的一个半岛,也是长沙的一个观光景点,过去交通不便去得不多,记忆最深的有2次。一次是1977年从广西调回来和父母一起去,游玩时遇见一对华侨夫妇,他们见我穿一身军装挺新奇的,提出和我照相,我想没有违反什么纪律就同意了。他们照完没有给我,在旁的弟弟同时也拍了一张,这张黑白相片现在还保存着。还有一次是1990年儿子7岁带他去玩,到了橘子洲头的江边沙滩,小儿子乐坏了,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沙滩,脱下鞋子挽起裤脚就去沙滩摸贝壳,玩了一天还意犹未尽。
  当时橘子洲头只是个小公园,除了洲上有些亭子以外,还有一块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牌匾。公园内外到处都种了楠橘,出橘子的季节很便宜。还有很多黄鸭叫餐馆口味做的不错。剩下的是一路旧房危房住着各色人等,杂乱无章,湘江涨水的时候经常报急。
  大概3年前吧,报上说美国某公司买下橘子洲头,说要建设成现代化娱乐场所。当时不以为然,心想看看美国人能搞出啥名堂。今年开春听说橘子洲头开放了,又听说试运行不买票,选了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们故地重游。
  从一桥下来下了车,发现“旧貌换新颜”,完全不是过去的橘子洲了。原来的建筑几乎夷为平地,只剩下几栋民国时期留下的房子正在修葺。岛的两旁是和湘江绿化带相似的景观,岛上有大片的美国品种地毯绿草,还种植了许多名贵的花木,有花桃、茶花、辛夷、桃花、青皮槭、五针松等。每棵树都挂了标牌便于人们辨认。
  全岛东西边沿线大约10里地,走了6里地才到公园门口,公园不买票,进去后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让人目不暇接,有竹园,桔园,梅园,桃园,每个园数亩地。最动人是梅园,长沙梅花本不多,不知从哪里买来几百株老梅树,光是老枯枝就够看了。而且品种繁多,有江南五所,有美人梅,有江南朱砂梅……照相的人挤成了堆。快走到头时,见一座塑像还没有竣工,有人说是毛泽东年轻时的半身雕像,迎风挺立,象征峥嵘岁月。一块巨石上有那首著名的毛泽东诗词。
  橘子洲头的扩建还没有竣工,感觉美中不足的是突出主题不够,文化的内涵要通过一些特定内容来表现,这可能也是外资建设的缺憾。
  再见,橘子洲头,我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