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凡我在处皆为家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人类生活世界的变化总是如此奇妙:丰富会变成稀缺,存在可以化为乌有,流动可以停滞,崇高也会变得谦卑。
  观经济大势,在这场还未见底的经济危机前面,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来自经济层面的竞争和压力。已经可以感受到的,就是行业的衰落和经济速度的放缓,对个人来说,则表现为收入的下降。
  然而,观察经济大时代,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转型社会而言,我则对于社会和前景有着美好的预期和期待的:
  当前爆发的经济危机虽然造成了大量行业的衰落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下降,给人们减少了福利和收入。但危机的爆发会使现存的各种问题和弊病更加劣迹斑斑,危机打破以往的利益均衡则促成了制度变迁和演进的强大动力。通过这次危机,人们重新反省现有的制度安排,危机的压力客观上也增加了改革的迫切性,既得利益者的承担的内外压力降低了改革的阻力。因此,何尝又不是一件好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演化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危机的爆发虽然在一定时期造成了衰落,但对于不断扩展的秩序而言,则意味极大的促进和机遇的。
  增长速度慢下来了,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反思,对于现有的制度和秩序进行调整和修正。使个体和制度不断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其实,人类许多意识观念就是在无数次的仪式中沉淀、缩化而成的。一部《圣经》就是上帝与以色列人、与人类立的“约”。受契约精神滋养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健康、进步、发达的社会。
  比起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而言,精神层面的危机则来得更剧烈和严重。这一点,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理论依然成立。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人们通过更多的市场性活动能获取更多的报酬,因此进行家庭建设、生儿育女和个人知识获取和提高的时间也会相对较少。也即工作时间多而闲暇时间相对较少。反之,经济衰退时期,市场需求的下降则意味着投资市场性活动的报酬下降并低于个人预期,一些行业裁员,大量员工失业和待业,时间价值的变化也影响着个人的决策行为,个人可以在这个时期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如职业培训、上学、看书、生儿育女等。因此,对于经济危机而言,精神的危机则是更为可怕的。温家宝总理提到的:“心暖则经济暖”也是这个道理。个人对社会经济和个人前景的良好预期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及其带来的连锁效应不容小觑。
  托马斯.曼讲:凡我在处,皆为家园。有家园的人是快乐的。青春的苦涩和坚毅,成长的困顿与冲突,浮华充斥,功利盛行的年代,鱼目混珠,尘世潇潇。内心的清净和生活的品质很重要。世界有太阳送来的光明与温暖,也就有黑夜带来的阴霾与寒冷;在阳光下要学会奋斗,在黑夜中要学会承 受。生命既有不可承受之轻,也有不可承受之重。要知道生命是一种均衡,青春是一种美丽,成长是一种蜕变!(陈晓洪,生命的忧伤—评《十七岁的单车》)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思想以及传播新思想的人在支配着进化发展。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个人的每一步发展都会受到逻辑上相互连贯的一系列概念的支配,长期以来,上述这些认识已经变成了自由主义信念的基础。(哈耶克:自由宪章)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的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做一个仰望星空、直面现实、满有盼望、诗意栖居,一个拥有幸福的人,一个拥有家园的人。
  (作者系管理学院09级企管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