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九月九的酒


  “九月九的酒,重阳节难聚首,思想的人儿,漂流在外头……”一首经典的老歌,一只难忘的曲调,一丝不老的情意,一股浓浓的愁绪。
  重阳佳节又至,我等游子仍在异乡,好在没有王维的孤独,但思乡的念头却未见少几许。
  秋夜漫长秋意浓,山菊花开不惧霜。重阳登顶聚首,酌酒赏菊,这是古人的一番诗韵情调。身在异乡漂泊的王维,没有电话手机,更没有网络视频,一封家书也得走个把月。重阳时至,一番乡愁无处化解,只有执杯遥敬远方的亲人,一切的愁绪融入诗句之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惜现代人,整日里为着生活、为着事业而忙碌,忙得都忘了九九重阳节,更谈不上登高、赏菊。漂流在外的人儿,思乡的愁意慢慢溶解于整日的忙碌之中,最多打个电话回家报个平安,只有那菊花依旧盛开,可惜无人赏。
  说到重阳节,菊花是不能不重点说道一番的。重阳赏菊是重阳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秋天到临,北国的寒风带着秋霜席卷了大地上的一切绿色,恶劣的天气压迫了百花的盛开,一切归于沉寂,而独有菊花逆流而上,绽放于北风之中。菊花的傲立使我想起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一首诗《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何等的豪壮,何等的霸气,一改陶渊明婉转舒缓的情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是个性鲜明的花,寒风无法冻结她的热情,秋霜无法遮盖她的容颜。难怪如此受古往今来的诗词人的追捧,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写道:“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有花有酒喜登临,无花无酒重人情。重阳登高插茱萸,菊花美酒合团聚。团聚是每个人的愿望,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个团聚的愿望,逢年过节,尤其是中秋、重阳、春节等更加希望团聚,每一年的春节,中国人都创造着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潮流。但是而今,九九时至,重阳难聚。身在异乡,心系故乡。登高望远,乡路漫长。满酌杯酒,遥敬吾意。父老昆弟,勿忘游子。
  端起九月九的酒,一股浓情在玉杯,让乡愁在浓浓的酒香中稀释、消融,异乡的兄弟朋友将扫尽你的孤独寂寞。
  端起九月九的酒,遥敬逝去的诗人,希望他们在另一片天地里摆脱孤寂,九九登顶,酌酒赏菊,家人团聚,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