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师生话感恩


  “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我们成长至今,承载着众多恩惠:父母的生养抚育,师长的谆谆教育,朋友的关怀帮助,陌生人的友好善意……每年学院都会开展系列关于感恩的教育活动,教导我们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感怀他人,笑对生活。“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瓣把美丽献给泥土,馈赠泥土对它的恩惠,面对厚重的感恩情怀,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呢?
  ● 桂东南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天保教授:
  从东亚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来看,一部中华文明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孝子大传”。今天翻开“二十六史”、各类地方志书以及家谱,满眼都是感天动地的历史人物。
  例如,东汉人董永卖身葬父、黄香(字文疆)扇衾温被、三国人孟宗(字恭武)哭竹生笋……三个活生生的故事,前仆后继地在同一片地域上演,整整占据了中国“二十四孝”故事系列的八分之一。难怪他们终于累积成区域文化之亮点———“孝子昌盛”,接着,地以人贵,索性就将地名改成了“孝感”(今属湖北省)。另外,好事的文人还要借此主题和本事,编成一曲佳作的黄梅戏———《天仙配》,好让古往今来的千万民众,越发哭得不可收拾!
  百行孝为先,正是有了诸如此类的故事,以及为听故事和看戏曲着迷的受众,外加上孔孟、董仲舒和朱熹等历代学者的凝炼、强调与升华,中国“孝道”,终究建构成东亚儒家伦理体系的总根基。孝,于是就成了东方人的第一要则。在家行孝,尊老爱幼,就是一项再自然不过的份内事了。否则,无孝即不仁,不孝就失义,还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何况,与我们为邻的动物之属,“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一旦人类反不如禽兽,这个世间还要人来干什么?我想,前人设置一个可爱的重阳节,其警示之义,当在如此!
  同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小家而上及于国家政府,古代用人择才,也都发展到要概以“孝”为端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于是,以孝养忠,因忠生廉,“忠廉之臣”必定源自“仁孝之家”,遂成官场千古定则。例如,汉代“举孝廉”,即是发现和培养官吏的好方法。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元年(前134)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要求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官命职。对此,唐代经学家颜师古(581-645)为其作注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可见,孝子入官,实乃古代“德治”之典范,无怪代有模仿。
  所以,今天我们提倡感恩教育,它既是一个“人之为人”的本原需求,又是一个“人之成才”的社会表达;它既属于人的内在规定性,又适合于社会的规定性。一句话,孝行天下,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端口”。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分团委书记廉文武老师:
  ———“感恩”是对他人、自然、社会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并不是粗俗的“送礼”,它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
  一个具有感恩之心的人,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应该”这个词。懂得感恩的人会发自内心地感激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和打击过自己的人,提供生活环境和物质基础的社会和大自然。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不凝聚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感恩要从小事做起,并把它化为一种责任。具有感恩之心的人会认为:主动地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要“吃水不忘挖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教导之恩,感激并爱护大自然,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回馈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是自己应尽的一种责任。
  ● 中文系广播电视新闻学07级学生符若:
  ———佛法中有“报四重恩”的说法: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我不懂佛法,但报父母之恩的感恩思想却深刻于我的脑海之中。
  我喜欢在没有课的上午,迎着朝阳走进小巷。那里有一大早就从乡下赶来卖菜的菜农。卖菜的收入并不多,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所得十分的珍惜,那怕是几毛钱都会认真地数过并叠放好。看着他们淳朴的面孔、黝黑的皮肤还有刻满岁月沧桑的皱纹,我常常会觉得有点心酸,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敬佩。
  看着他们,会让我想起生我养我的父母,父亲也像他们一样起早贪黑地干活,也在菜市场等着顾客把菜卖出去……一辈子勤勤恳恳,忠厚老实,面对儿女从不抱怨自己的辛苦,只会把好吃好穿的都留给儿女,能让儿女过得好似乎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我喜欢在小巷里行走,因为小巷里的氛围能让我感受到父母的每一份艰辛付出,我的感动、我的心酸能让我时时保存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希望自己能尽快让父母放下肩上重担,过上舒适、开心的生活。
  ●化学与生物系应用化学07级学生黄湘茜:
  ———在生命的世界里,孤独的生命个体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生活于大千世界,需要寻求不同物种、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感通,万类霜天,只缘共生。
  感恩生命,不是浅层次的 “投桃报李”、“饮水思源”,更不是表面的称颂和赞美。它是人类在绵延不绝繁衍生息过程中必需的一泓清泉,意味着感情的温暖和慰藉;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乐章,领悟理智与爱的审美的意义。感恩,所有的存在都是奇迹,所有的心灵都是诚挚,所有的追求都是成长,所有的梦想都是激励,所有的感悟都是理解。
  枯萎的落叶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清韵的荷花的透射的是生命的圣洁,繁茂的大树彰显的是生命的粗犷。生命不仅给予生命以形态,还赋予它丰富华美的色彩,感恩生命,存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我们正感受和经历的生命,悉心呵护,珍惜拥有,在这不断的给予和回报中,青山得以永驻,绿水得以长流,大爱得以无限。
  ● 中文系文秘07级学生唐路义:
  ———感恩,是个美丽而又模糊的字眼,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这样的行为要做得高贵而华丽,但事实上我们从来不用做那么多表面化的仪式来教条化我们的感恩,因为,感恩只是一种思想。很多年前,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很多人给过我们的帮助,我们或许记得,或许不记得,但是,何必纠结于感恩的仪式呢?我现在觉得更重要的是怎样把这样的感恩,这样的一份美丽的感动持续下去。
  记得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城市里,经常有很多人因为下雨天在街上逛街没有雨伞,这天又一位女士因为没有伞而在街上狼狈躲雨,有一位快到家的老太太就主动把雨伞让给她,老太太说,如果要感谢的话,就把伞让给其他需要它的人吧!后来这把爱心伞就在这个城市一直流传下去了,而这个城市也因此而变得温馨而富于人情味了。这样的感恩形式是多么的浪漫而温暖啊!
  感恩其实很简单,关注每一株花和草,聆听每一阵风,给每一个陌生人善意与关怀,这样,社会将会是一个感恩的世界。
  感恩,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