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月19日召开的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上,我校党委书记、水土保持专家吴斌教授提出了“公路生态绿化”的新理念。他认为,在公路绿化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意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力求构建出高生态质量的路域环境。
保护生态:
公路绿化之本
吴斌教授说,公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物资的运输、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路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公路不能只是钢筋、水泥、桥梁、山洞,还需要强烈的生态意识。公路建设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公路绿化保护和恢复生态。如果公路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好,它就是一条生命线、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动植物的生态走廊,否则会对生态造成严重的、不可恢复的破坏。
他率先提出了 “公路生态绿化”的概念,得到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支持,并开始了对生态公路问题的研究。
将生态的概念引入公路绿化他说,公路建设中,常常造成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片段化,对周围的环境分割,动植物系统的连续性的破坏。而“公路生态绿化”的提出,则倡导将生态的概念加入到公路绿化过程中。目的是要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对生态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并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补偿。他指出,公路既是交通的枢纽和链接点,更应承载着人文的和自然的内涵,如何在修路的同时,使人和自然各有所得,不互相干扰,如何使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在道路和行驶的过程中,都值得探讨。要倡导“生态公路”,或者“公路的生态绿化”,或者“公路的生态管理”。他将其初步定义为“绿化结构完整,植物选配科学生态,以人为本的节约型公路绿化”。
“公路生态绿化”
具有实践意义
他曾经亲眼目睹公路的边坡上滚下的石头砸飞了卡车上的货物,拍摄和搜集了一些公路破坏生态的图片,以此说明了公路建设对自然植被造成的破坏以及对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他说,建设不当,可以加剧水土流失,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等不利影响。
他提出,要从公路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施工和生态管理三方面来实现生态公路的建设。他认为,在建设公路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根据“生态和谐、安全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节约成本,并且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适宜的生长环境,起到降噪、滞尘的作用,调节小气候。在实践中,要强调营造季相鲜明的景观,将公路有机地融合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可在公路沿线因地制宜的设置停车港湾和观景平台,配置相应的休息和景观设施,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域生态环境。 (杨品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