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青春
我们无法夜以继日地年轻。这是很久以后才终于悟出的道理。以前写东西的时候总会矫揉造作地说:我站在××岁的尾巴上。这样的句子从十六岁写到了二十岁。现在,我几乎忘却了这种写作格式。现在的我会写:一转眼,又是一转眼,我们就到了××。这样的句子从大二写到了大三。
2007年的夏天并没有太多特别,依然是闷热,令人窒息。浮躁的空气引诱着一群群年轻的人们夜以继日举办浮躁的宴会。从宿舍楼到食堂,从小吃店到精品屋,浮躁不安的灵魂像星星一般随处散落,使得校园这片本不够宽敞的天空显得更加拥挤和喧嚣。有一个群体却是例外,那就是考研族。他们始终是事不关己地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得承认,我已经开始学习他们的漠然和决绝。这应该是考研的必需品质。我以为。
每天尽量很早地起床,尽量迅速地解决早餐,尽量快地赶到教室或者图书馆,然后尽量认真地投入书本和习题。———校园里有四种早起的人,做生意的,打扫卫生的,打球运动的,考研的。每个太阳还在睡懒觉的清晨,当我有点仓促地走在水泥路上,看到他们,我会突然对生活心生感激,并且感叹生命的顽强与活力。我每天都这样从他们身边经过,每天都这样心生感激和感叹,于是,我很固执地以为自己依然年轻,我为这个而倍感自信和自豪。直到那一天,在黄昏的操场上,我听到不知道哪个系的毕业班乐队在歇斯底里地唱着:花谢了叶飞了我会永远爱你,鼻子忽然一酸,想哭了。我们老了。一转眼,已是大三末;一转眼,又到考研时;一转眼,初恋不再;一转眼,生活只剩希望。花谢了,叶飞了,只那么一转眼,我们的青春便到了下午三点,低头抬眼间,到处飘满马不停蹄的忧伤。
十六岁的时候就会说自己站在青春尾巴上的我们,如今,是站在哪里了呢?下午三点的太阳,像一只死去的蛋黄,仁慈的上帝拿绝望来奖赏风过的遗憾;初夏的水塘边,青蛙诡异地窃窃私语,咕呱咕呱,似乎在反抗夜色的沉降。可是,谁能挡住黑暗的来临呢?
我们终于都要老去,我们再也无法夜以继日地年轻。我们淡忘了最初的誓言和梦想,我们不再用心说天涯海角海枯石烂。无数个明天已经成为昨天,永远,已经离我们太远太远。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熟,像祖父园子里那棵老树,青石榴终于要变成深刻的酒红。不再有谁捧把破吉他蹲在女寝室楼下唱情歌,也不再有谁隔三岔五偷偷跑出去通宵达旦,食堂的饭菜又涨了几角几分已无人关注,哪个社团又开始干部选聘也不再在我们视线之内。生活,似乎一夜之间,突然地覆天翻。过级还是考证,就业或者考研,很轻易便渗透了我们老去的青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明天担忧和焦虑。我们曾经耻笑过的学姐学长们的堕落或者疯狂,如今,已经轮到我们自己别无选择地被学妹学弟所耻笑。是啊,他们年轻,他们有很多资本可以挥霍,懒散或者迷醉,没有谁可以责怪,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需要谁的干涉。可是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有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自己,或者为其它,我们无法停下奔波的脚步。
每个安静的夜晚,从教室自习回来,一个人走在校园的小道上,打开手机,已是十点。看看未接的电话,或者未读的短信,歉意留在了心底。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人,总会不可避免地要失去一些什么。这是代价,必需的。深夜的路灯下,有情侣,一对一对,很幸福的依偎。偶尔,远远望见迎面走来的双双身影,我会想起一个人,在我们的青春最纯洁最美丽的时候,我们曾经同台演出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感谢他,让我在青春将尽的时候,终于学会了成熟。一直相信那句话,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心撕开来哭泣流血,那么他也一定可以为自己缝合疮口疗伤止血。所以,当我再次想起那年的离别,早已学会坦然地面对和从容地微笑。青春里有太多幸福,也有太多痛苦,可是,当我们一天天老去,隔开久远的时间,回望,我们也许会发现,所有过去的一切,原来都是美丽。生活也是一个固定的圈子,有东西失去了,会有新的事物来补充。当我为着考研为着毕业而殚精竭虑的时候,生活一天天更加忙碌,更加充实。除了偶尔的迷茫,我已经很少为什么东西伤心断肠。
午夜时分,打开收音机,听着电台里一群互不相识的灵魂,跳舞。有人邂逅了爱情,有人被背叛,有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人即将离乡流浪。每个人有自己的悲欢离合,每个人有自己的输赢成败。我微笑着,闭上疲惫的双眼。明天起来,天,依然在我们头顶上,有白云,有阳光。生活,会继续。
梦里,我看到了前面的灯光,隐隐约约,还很遥远。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路在脚下。生活,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即使,在下午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