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聚焦十七大报告新观点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栏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我们特从中选择公众普遍关注的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点评,予以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点评]: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新观点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点评]: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体力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新观点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点评]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等,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我们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新观点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点评]#“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新观点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点评]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当前,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如同社会大变革一般的强烈震撼与冲击,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任危机等现象,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剥夺感、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也在一部分群体中滋生起来。党代会报告里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寻求精神归宿。
  新观点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点评]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不能丢,精神家园的根脉不能断裂。其实,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日电影在各自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都曾受到过本国传统戏剧艺术的滋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支点。